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那天下午回村,在我家门前路边发现了一个由竹竿搭建的简易棚。经询问得知,是邻居家表哥为了“看”野猪而搭建的棚子,简称野猪棚。“看”野猪,顾名思义,就是看着野猪。此时正是玉米成熟的季节,再有一个月就可以收获了。表哥在路边搭了棚子,每天晚上住在这里,看着野猪,防止它们来糟蹋玉米,造成损失。
“看”野猪由来已久。那时,村里的山地多,玉米种植面积大。在玉米棒子逐渐成熟时,父亲和叔叔们就在山坡的平缓处用树枝搭建一个面积不大的棚子,棚顶盖上松树枝,防雨防晒。在棚子里面用粗树枝支着一张床,垫一层麦草,铺一张塑料布和一床被子,就可以使用了。每天夜幕降临,父亲干完农活回家吃过晚饭,背着铺盖卷,拿着手电筒、一大瓶凉白开、一根号筒出发了。由于山间天气潮湿,被子会被露水浸湿。每天早晨回家时,父亲将被子带回家,母亲帮忙晾晒,夜间再睡觉不会潮湿。
“看”野猪是很孤独的。不仅要忍受寒冷,还要忍受蚊虫的叮咬。好在,村里“看”野猪的人多,几乎每个山坡上都有几个野猪棚。夜黑风高,每个野猪棚里面都有一堆火。烧火是为了取暖,也是为了吓唬野猪,让它们知道有人在这里,不敢来祸害庄稼。为了打发时间,大家开始对山歌,一人一句,好不热闹。唱累了,就开始聊天,谈笑声在山间回荡。若是不知道情况的人,肯定会被吓一跳。
“安子(父亲的小名),要不你给大家吹一段听听?”阮叔喊道。“好。”大家表示赞成。父亲也不扭捏,拿起号筒(水竹制作的乐器)吹了起来,声音宛转悠扬,听得人如痴如醉。一曲毕,众人纷纷点赞,要求再来一曲。正是有了大家的参与,漫漫长夜才不至于那么寂寥。
“看”野猪是一件辛苦的事情,父亲从来不让我参与。而我却对此充满了好奇。我曾多次央求父亲“看”野猪时带上我,都被父亲拒绝了。我不甘心,那天下午和邻居家的小伙伴去找村里的一个小哥哥,请求他当晚带着我们一起去“看”野猪。小哥哥马上就答应了,他嘱咐我们拿一件厚衣服,后半夜山上寒冷,小心冻感冒了。我们欢声雀跃,跑回家拿衣服。小哥哥做事干脆,为人豪爽,深受我们的喜爱。
为了不被父亲责骂,我们偷偷跟着小哥哥一起“看”野猪。小哥哥为我们烧了几根玉米棒子,我们坐在野猪棚里,边啃玉米边听大人们聊天,好不惬意。
夜,越来越深。我和小伙伴睡在床上忍受着蚊虫叮咬。气温也在逐渐下降,我们被冻得受不了,就闹着要回家。小哥哥没办法,只好向我父亲求助。“表伯,亮亮(我的小名)在我这里,他现在要回家。”小哥哥对着父亲喊着。“哦,那我来把他送回去。”父亲说着话,已经拿着手电筒走到地边的小路上了。父亲没有责备我,分别将我和小伙伴送回家,又去了野猪棚。我让父亲在家睡觉。父亲说:“‘看’野猪是连续性的事情,千万不能中断。”我顿时心生愧疚,不该私自跑去“看”野猪,让父亲来回折腾。
后来,山地全部退耕还林。我们种的庄稼都在门前屋后的平地里,根本不需要再“看”野猪了。那次“看”野猪的经历也是此生唯一的一次,我时常想起,念念不忘。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75408/21f83a49d3269ff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