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课上,儿子不愿意到前面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腻歪在我的身上。我采取鼓励、威胁的方式都没能让他参与游戏。旁边的一位妈妈说:孩子不愿意去,就不要去,尊重孩子的需求;而助教老师强行将孩子抱去,教导孩子应该遵守规则。
其实,我自己也有这样的困惑,因为在育儿方面本身就存在着两种极端:一种是孩子应该严格要求,遵守常规,定时喂养,规律作息;一种是尊重孩子的需求,让孩子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其实,这些养育方式说不上哪一种更好,各有利弊。但这两种方法共同点是:不同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是不同的,父母的养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成长方式也会反过来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
英国医学博士布拉夫曼(A.H.Brafman)在《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中指出:父母和孩子是一个整体,处于这个整体中的人会对彼此发挥影响。
孩子成长在不同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会逐渐发展出自己的不同个性和性格。时间久了,人们很难判断出哪些部分是源于孩子的天性,哪些部分是源于父母的教养方式。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是一本案例书,它不同于其他育儿书籍之处就是:没有道理和说教,通过24个经典案例向人们阐述了一个道理:孩子的很多行为问题都跟自身的无意识焦虑有关。大多数父母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解读,解读恰当,问题会随之消失;解读不当,恶性循环会接踵而来。
布拉夫曼博士,是英国国家健康中心心理咨询师,一直在从事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书中的24个案例来源于布拉夫曼博士的50年咨询生涯。这24个案例是对孩子、家庭、父母等不同问题的精华总结,每个案例都极具代表性。
读完这本书,我总结出三个重点内容,能够帮助大家在遇到孩子的问题时,及时反省自己、解读孩子的情绪,改善孩子的问题。
一、“问题”——恶性循环的起因
前两年特别火的《都挺好》深刻的反应了原生家庭的问题:一个孩子成长成什么样子,跟家庭的教养方式是分不开的。
十二岁的曼迪持续了9年的髋部疼痛。最让人困惑不解的是,骨科医生、风湿科医生在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和化验后,发现曼迪的髋部没有任何病变。
父母带着曼迪一次、两次、三次……去看各个不同的医生,最后都无功而返。父母对这件事的看法是:如果曼迪坐在椅子上看电视,并且把脑袋向后伸,那就表明他又开始疼痛了。
曼迪父母的看法强化了曼迪的自我感觉,最后她认为自己有一个“敏感的髋部”。曼迪的疼痛感让父母对她病了的看法深信不疑。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父母越保护,孩子越相信自己出了问题。
三岁半的杰米里,用自己“便秘”的症状操纵自己的父母。当杰米里被情绪困扰或情绪消沉之后,他就会发生便秘。他之所以情绪消沉源于父母对其关注不够,他通过便秘获得父母的关注,进而操纵父母。
所以父母对孩子不够关注,孩子的情感被忽视,也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行为问题在初期没有得到有效的理解和解决,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恶性循环的关键在于:父母过于重视孩子的行为问题,而非孩子的情绪感受。就比如父母会过分的考虑孩子打人、咬人等不恰当的社会行为,而不是理解孩子当时内心的焦虑。
布拉夫曼博士在书中提到: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寻找儿童症状背后的潜在意义相当重要。看见情绪、解决情绪远比解决问题重要的多。
二、“解读”——恶性循环隐藏的深层含义
恶性循环是在父母和孩子间双向运动的,离不开父母情绪模式的干扰、以及孩子的自我感觉。
1、父母情绪模式的干扰。
二十一个月大的法提玛用呼吸暂停控制着自己的母亲,只要她和妈妈之间有任何的意见冲突,她就会把自己的脑袋撞在硬物上,因为她知道这样会把妈妈吓得半死。
法提玛的妈妈内心存在着剧烈的冲突:因为自己曾经说过要把孩子交给姐姐抚养。如果孩子症状消除,他就要把孩子交给姐姐,自己成为一个抛弃孩子的妈妈;如果她不把孩子送给姐姐,就会遭到自己母亲和其他亲戚的批评。
法提玛妈妈的进退两难的处境以及忧虑的情绪影响了她对待自己孩子的态度,这种态度被孩子理解为恐惧,孩子通过呼吸暂停表达自己的恐惧,而呼吸暂停又让法提玛的妈妈恐惧。
孩子会从父母那里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父母的情绪模式和对问题的看法影响着孩子的情绪模式和看法。当我们在看见孩子的问题时,应该回首看看自己是不是自己的情绪模式出了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把焦点聚集在孩子的问题表现上来。
2、孩子内心的困惑
三岁半的杰里米便秘,是因为害怕“怪兽”从自己的体内跑出来;三岁的保罗害怕自己排便时发出的噪声;多罗西因为听说了其他女性生宝宝,而发生便秘,只因为不知道自己的体内究竟会排出什么东西(因为听说过宝宝是从肚子里生出来的)……
对于不理解身体构造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存在着很多与身体构造有关的冲突和焦虑。还有很多孩子的无意识焦虑并没有与他们的身体相互联系,而是通过对某种东西的恐惧(如蜘蛛)、噩梦或其他行为问题来表达他们的焦虑。
四岁半的彼得因为听了哥哥的一个恐怖故事,内心的焦虑造成了无法去厕所大便的不良习惯。十岁亨利的爷爷突然离世,让孩子感觉自己和死亡近在咫尺,一直无法独自过夜。
孩子的身体症状是对内在情感困扰的外在表现。因为自己无法克服焦虑,于是通过外部的症状来寻求帮助,这是一种表达自身苦恼的语言。这种语言只有得到正确的解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问题。
三、“改变”——恶性循环如何终止
恶性循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当恶性循环已经形成,我们无法去追溯问题发生的第一次的起因,跳出怪圈的方式就是做出改变。
1、改变对孩子行为问题的看法。
不仅要看到孩子的问题,更要看到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的焦虑。当孩子面临难以承受的焦虑时,他们不只是想要解决问题,还希望父母能够理解他们正在经历什么。
二岁多的马克总是在刚刚吃下食物就开始呕吐。马克的父亲和奶奶认为这是一种“挑衅、操控人”的行为,如果不用特定的方式准备食物,马克就不吃饭。他们看到了孩子粘人的行为,却不知道孩子内心对“被抛弃”的恐惧。
孩子不喜欢尿裤子的羞耻感、也不喜欢恐惧来临的无助感。甚至孩子会选择一种病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焦虑,这是他们的求救信号。这种表达方式是一个内在的综合,一部分源自孩子的性格,一部分来自孩子从父母或其他照顾者那里学到的方式。
可不幸的是孩子的症状被父母站在自己有限的角度进行了解读,没有能够真正的理解孩子。很多父母只接受语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他们从未想过孩子会有能力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和“隐藏”的焦虑,他们将重点放在了教导孩子,而不是通过问问题去理解孩子上来。
所以,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寻找儿童症状背后的潜在意义相当重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对语言、图画和行为的深层次解读发现问题,而父母也更应该带着这种觉悟去探索孩子内心的冲突,而不是停留在行为表现上。
2、改变对待孩子问题行为的方式和态度。
想要跳出恶性循环的怪圈,行为方式必须做出改变。孩子和父母是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千万不要忽略了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在恶性循环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法提玛用呼吸暂停表达自己的焦虑,而妈妈因为法提玛的呼吸暂停对其进行过度的保护和行为的严格控制,法提玛无法理解妈妈的这种行为而用更为严重的方式回应妈妈。其实,医生在对法提玛的检查中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父母越“保护”,孩子就越相信他自己出了什么问题。曼迪的髋关节疼痛并不是因为他的髋关节真的出现了问题,而是她害怕自己的髋关节出了问题。父母的想法和行为会对孩子的自信和行为造成影响,孩子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和保护。
不同的回应方式会得到不同的行为结果。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学会后退一步,重新评估孩子的行为,接纳孩子的情绪、倾听孩子的语言,理解孩子内心的焦虑,洞悉孩子的需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和方法,孩子的问题也会随之改变。
3、改善父母本身的问题。
如果恶性循环的根源持续存在,那么即使一个行为问题得到解决,在新的阶段也会引发新的冲突和问题。父母在看到看到孩子问题的同时,更要看见自己,对自己本身的焦虑情绪做出正向的解读、排遣。
孩子无法理解他们所爱之人的焦虑。父母的焦虑、婚姻中的争吵、对自身问题的看法、甚至是父母的信念、想法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影响。
孩子的成长背景塑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而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背景。
孩子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情感支持;孩子会从父母那里习得习惯、问题;他们渴望获得与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孩子出了问题,很可能是父母出了问题,所以看见自己,改善自身意义重大。
父母和孩子属于一个相互影响的体系,在这个紧密联系的体系中,一方的态度发生改变,那么另一方的行为也会发生改变。《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不是告诉你多么深刻的育儿道理,而是引导你发现自己深层次的内心焦虑,看懂孩子焦虑背后的意义,让完整的家庭走上正向的良性循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