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说他父亲当年参与修志,作为主编,历时近十年,到处实地考察,翻查资料。那时候正值壮年,别人都在谋官挣钱,他却扎在书堆里,一写就是好多年。
刚刚四十多岁就带上了老花镜,工作辛苦还没有油水,都不愿意参与这个工作,当时能干好这个工作的人确实也很少。可惜他父亲为人正直,见到不平事还喜欢仗义直言,所以被领导嫌弃。
等到了出书的时候,目录上挂了几十号无关紧要的人,还好给父亲留了一个位置,名字就挂在末尾一个角落里。
他们一直为父亲不值,一辈子不争名争利,为他人做嫁衣。这次不知道电视台做个什么节目,竟然将老爷子请了过去,要他讲讲修这本地方志的始末和过程。
他说老爷子还是很激动,不过他知道,父亲激动的不是自己要上电视,而是自己三四十年前做得工作有人记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