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今年上高一,是河北新高考政策的第二年,面对选科我们全家都是一脸的懵圈,之前没有在选科这方面投入过任何精力,高考又是普通家庭孩子改变命运的一次至关重要的机会,压力可想而知。
一、面临的困难。
1.由于是高考改革第二年,身边可利用的资源有限,对选科有所研究的家长、机构以及老师太少。
2.孩子自身对未来的职业不明确。
3.对选科的最少必备知识不掌握。
4.时间紧迫。
5.多数的信息都是噪音。
二、我们的优势。
1.孩子的学校实力较强。
2.作为家长我们态度积极。
3.信息发达。
三、采取的措施。
1.紧跟学校的步伐。
2.尽快掌握最少必要知识。
3.咨询靠谱的家长、老师、机构。
4.加强与孩子的沟通。
四、现阶段的成果。
通过两个思路建立一个指导原则。一个思路是倒推孩子的愿景,另一个思路是关注不变的因素。
1.愿景倒推。
希望被万众瞩目——更多的人喜欢你——能够为大家提供持续正面的价值——把自身擅长推到极致——找到你的擅长所对应的职业——找到职业所对应的专业——通过专业进行选科
2.不变的因素。
通过分析找到两个不变的因素。一是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二是绝大多数人成长的底层规律不变——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实现愿景需要找到自身的擅长;关注不变让我们意识到要准备足够的冗余来应对变化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也就是需要冲击名牌大学,或者考入综合性的大学,然后选择高势能的专业,如此也必须找到自身的擅长。所以我们的指导原则就是找到自己擅长的学科,争取考入名牌大学或者综合性大学,选择其中高势能的专业。
五、加强对所选学科的了解。
对于一些难以取舍的学科,不能单靠几次考试成绩作出选择,还要结合学科以及孩子自身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孩子的性格特点与所选科目相匹配,在遇到困难时才能学下去。例如历史需要对真实生活有更深的体察,而物理则倾向于抽象思维,我的孩子与物理更匹配。在化学与地理的选择上,虽然孩子对地理很感兴趣,但她还是更擅长微观世界的想象。学科与自身相匹配,在遇到困难时有可能会突破,反之则事半功倍。
以上内容没有多少值得借鉴的地方,主要是为了帮助自己捋清思路,同时也希望能够籍此得到大家的指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