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尾巴还牵绕着花园里长长的藤蔓,似乎春天还不曾远走,还在依依不舍地做着告别,转眼间,绿色的藤蔓上已开出大大小小的花朵儿,在成片绿叶的背景下惹眼地红艳,风不经意地热了起来,一觉醒来,立夏了,夏天已真真切切的走近,满眼望去,万物竟然都是夏天的模样了。
清晨,黄昏,为了追寻春天的足迹,我不遗余力的穿行在故乡的每一条街巷,找寻着童年的回忆,也在找寻着蔷薇的影子。对于像我这样善于感时伤春,捕捉季节变化的人来说,每一次换季,都会引发情绪上的不算小的波动,然后或许因为情绪变化,引起身体上的不适,最终生一场病,在几天的病中,季节轻轻巧巧地转换,我则被动地等着好转;等到某天完全适应,不适之感瞬间消失,人也以全新的状态投入新的季节。
带着连日来的疲倦,我回到了老家,准备稍作整修,身体、心灵,都期待在老家的安静中得以治愈。父母已先几日回来,房门大开,院子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花园里的竹子,翠绿翠绿的,不时冒出几根竹笋;杨桃正开着花,淡黄色的花朵儿很有些像腊梅,只不过花瓣儿整体比腊梅要大,绽得更开一些;枇杷树已经落了花,枝头上挂着一嘟噜一嘟噜枇杷果,个别的已经微微泛黄。母亲说果子太繁了,怕长不大,站在平房顶上用一根竹竿敲打了半天,地上落下一层青果。父亲说,长不大就长不大,反正过几天就回城了,果子熟了也是被鸟儿吃了。他俩各有各的意见,一个打树上的果子,一个弯着腰扫地,配合默契,我一言不发,因为支持谁也没有结果,还不如保持沉默。
今年春天,因为忙,这算是唯一一次正式回家。因为父母在家,回来也觉得踏实,于是临时决定住一晚上。父亲赶紧指挥母亲,从柜子里抱出被子,晾在太阳底下,说家里久不住人,好好晒晒,还说上次,被子都晒好了,我却没回来。我就在院子里,窝在廊檐的躺椅上晒着太阳,听他们絮絮叨叨的说着家长里短的事,看他们整理东西,看远处的终南山,听竹梢上的鸟鸣,墙外的溪水哗啦啦地流着,像小时候一样,几十年过去,丝毫没有改变。我什么也不想干,手机也不知扔到了哪里,就对着满院的绿色发着呆,脑子里却在想,要是进屋坐在沙发上,隔着玻璃门向外看,真的会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了,刘禹锡笔下的“帘”,应该是小竹帘吧,透过帘子所看到的草色,大约要模糊许多;而我家门上没有帘子,竹子的绿色入眼,比他所看到的草色,应该更深更绿一些。
午后,太阳照在东墙上,满墙的爬山虎绿的发亮,顶着新发的绿叶,一阵微风抚过,仿佛爬山虎也有了些许媚态,轻轻摇曳着。我却觉得摇曳不是它的本性,爬山虎,不是该稳稳地扒着山墙,奋力地向上爬吗?大约是这风还带有春天的柔媚,连爬山虎这样稳重的植物,被风吹的久了,也不由得温柔、柔媚起来。
后来出了门,向东西两边张望,这条巷子,是我从童年起就生活的巷子,珍藏了我四十多年的回忆;但细看,却又不是记忆中的那条小巷了。记忆中,那是条窄窄的小街道,一到下雨就泥泞不堪,两边是青砖红瓦的门房;现在的街道,已经全部硬化,就算是下雨,也已经很难踩到泥巴了,两边清一色的高大的门楼,贴着鲜艳的瓷砖;原本就不宽展的街道,停了一溜溜儿小汽车,红的白的黑的蓝的,太阳下发着刺眼的光,看起来非常显眼,小汽车逼得街道狭窄了许多,只能称其为小巷了。
小巷两边除了车,就是各家的小花园,前几年村上为了统一,也为了美观,都用青色小方砖砌成镂空的花墙,低低矮矮,不到人的膝盖高。花园虽然不大,但在农村,是花园也是菜园,这家种的油菜、玫瑰,那家种的青菜、蔷薇,第三家种的小葱、月季,花可能会重样儿,菜却一定不会。家家都收拾的干净,齐整,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花色,此刻,夏日明媚的阳光下,一簇簇蔷薇开得正艳,深红色的小花朵,骄傲地立在枝头,在绿叶映衬下,显得格外精神。
站在怒放的蔷薇花前,我不觉失了神,有些恍惚,觉得这还是春天啊,明明花还开得那么鲜艳,怎么春天,说走就走了呢?千盼万盼而来,又急急匆匆而走,在这来和走之间,渗透着多少对年华的不舍和无奈啊!生命中又一个春天悄然逝去,人生短暂,韶华难留,季节的交替是如此无声无息,人呢,人与人的擦肩而过,不也是悄然无声的吗?
一阵孩子的嬉闹,把我拉回到现实中。转过头,看见几个小孩子,蹦蹦跳跳的凑到蔷薇花前,想闻闻花的香味儿。他们不认识我,我同样也不认识他们,只是从眉眼之间,看出其中一个,有点记忆里发小童年时的样儿,愣头愣脑的,一问,竟然对了,是巷子西头的阿春家的老二,已经上三年级了。
出了巷子朝西走,隔着马路,是我们家祖屋的方向,远远就看到一簇蓬勃的蔷薇,透过白色的栏杆向墙外伸展出来,一架蔷薇,满园夏意,数不清的花朵在枝头挨着挤着,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争着露出头,把自己粉嫩嫩的脸颊示于他人,也把满腔的单纯、喜悦展示出来。
受了他们的感染,我的心,忽然就热起来,一股温热的情感,升腾在我的心中。这个院子,是我的祖父母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也是我的父辈们生活的地方,我和几个堂兄弟,也曾在这里出生;后来孩子渐渐多了,大家才分成了几个小家,一家家相继搬出,离开了这里。院子里的那棵老杏树,记载着童年和老祖母在一起生活的很多时光;还有那口井,井台周围光滑的石头,我曾在那里跌倒过;青砖小院里,留下我童稚的歌声……
如今,这一切都不存在了,房屋不是我曾经熟悉的黑瓦的房子,院墙不是我熟悉的颓圮的土墙,似乎连头顶的空气,也不是熟悉的味道,缺少了祖母抽旱烟时那股独特的干燥呛人的气息。仔细想想,他们离开我已经有三十年了。这三十年来,他们最疼爱的孙女在这人世间跌跌撞撞,求学,毕业,成家,立业,养育孩子,送孩子上学,一路却也行走的平平顺顺。每当我想念他们的时候,抬头看看天,脑海里映出他们慈祥的面容,觉得他们一定会在天上,注视着我,庇护着我,也庇护着所有的孩子们。
在我凝神细思的瞬间,满墙的蔷薇,忽然轻轻舞动起来,一阵风过,淡淡的香,充盈着我的鼻,我的眼,我的心,和我的回忆。碧蓝的天空下,艳红的蔷薇,无声地温暖了疲惫的我,微风,丽日,云天,红花,成为立夏日最美好的一幅画,伴随着刚刚过去的春天,铭刻进我的脑海里,成为永远的记忆。
五月暖风起,促我草木旺。
草木独有情,知是夏日长。
岂独春已归,游子思故亲。
树树皆夏意,故园花正香。
漫步在家乡熟悉的街巷,夏日的风扑面而来,我不觉加快脚步,向着更深更远的夏天走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