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充满爱的沟通方式。
大学的寝室,几个生活习惯截然不同的人在一起难免会有摩擦和矛盾。但是大家常常不愿意把不满说出来,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终会爆发。其实很多时候这都是一些小事,如果能够开诚布公地谈一谈,理解对方的需求,说出自己的需求,原本的矛盾就不复存在了。
不恰当的沟通方式
一、道德批判
道德更多是拿来自律的,而不是强加给别人。比如看到年轻的女生背着奢侈包包就说她傍大款,道德批判本身就是一种暴力、
二、进行比较
和别人比较,是悲惨生活的开始。很多人在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失去了自信和生活的勇气。比如仇富心理,比如看见各种二代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别人不用努力的程度,也就失去了努力的动力。
三、回避责任
“真不想上班,但我不得不去。”这种不得不淡化了个人的责任,使我们被情绪主宰。
四、强人所难
应该、不应该、不得不这些表达方式频繁出现,人们倾向于使用命令和责任,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进行沟通。这样会造成彼此心灵的隔阂。比如很多上司和下属可以顺利工作,但是无法交心。
从评论到观察--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
很多人习惯“贴标签”,遇到一件事,或者看到一个人,我们可能只观察到一些表面的信息,就迫不及待地给它贴上自己所认为的标签。这是一种很方便简洁自己很爽的方式,也是一种对事对人最不负责任的方式。
解决方法是多问一句“为什么会这样”,如下表
原本只是评论性的言论,多问一句为什么,就能够区分出观察和评论,获得更多信息,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
沟通中产生的一些矛盾和负面情绪,有时候并没有深层原因,都是这些评论性言论惹的祸。说话多做一些观察性言论,倾听时多做一些询问和观察,沟通便会变得柔和而充满善意。
表达自己的感受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好像越来越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被很多条条框框所束缚,习惯了服从权威和事实,而非聆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隐藏自己的感受绝非与生俱来的,它和人们的成长经历、教育环境密切相关。喜欢替小孩说话的父母的孩子一定比喜欢让小孩自己做主的父母的小孩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会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让别人猜,在很快的社会节奏里大家没有很多时间细细顾及你的感受。很多时候觉得别人冷漠是错的,原因只是自己没有表达。
表达感受前,要学会区分“感受”和“想法”的区别。
适当示弱会有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的效果。
表达感受的时候不要把关注点放在批评上,而在关注在自己的需求,说出自己的真正需求是什么。这样有助于达到目的也有注意避免矛盾。
如何“请求”
明确目的,表达清楚自己的需求,关注在希望别人做什么,而不是关注在希望别人不做什么。与此同时,倾听也非常重要,听清楚对方“真正的目的”。
提出请求后,反馈是很重要的环节。反馈有两个作用,第一是确认对方有没有清楚自己想表达的意思,第二是明确对方的态度与感受,对方是否接受自己的想法还是被迫的。但是这个时候也容易让人反感让对方感觉被怀疑智商,因此可以先解释自己这样做的目的,表达尊重。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自己,相反,是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在诚实与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倾听与反馈
真正的倾听是放下自己心中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去体会他人。急着给出意见是不对的。
让倾诉者把话全部说出来很重要,如何判断呢,有两个标志:一是感到谈话氛围变得轻松;而是他停止了谈话。
三个时候需要反馈:一是对方充分表达了;二是当对方说话情绪明显的时候;三是不确定自己是否听懂了。
以下两个时候有“打断”的权利:一是对方始终不清楚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二是觉得气氛很沉闷时,可以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愿望。这样做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为了让倾听和谈话更有效果。
当我们烦恼焦躁无法倾听的时候,说明我们没心情去关心别人,这个时候我们自己也需要得到关心。自己关心自己,一旦我们能敏锐察觉并照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就能迅速调整状态来倾听别人。
“强制力”
不是所有情形都适合沟通,有时候时间紧迫我们没有时间进行沟通,这个时候要用强制力去保护自己和他人。比如一个跑到电梯的小孩母亲会立马把他拉回来。
在非暴力沟通的视角下,我们使用强制力是出于防卫和保护,而不是为了惩罚。但是因为人们对于惩罚自然有一种抗拒,所以我们适当强制,或者解释清楚为什么这样做。
如何表达感激
用非暴力沟通来表达感激,我们只是庆祝他人的行为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而不是想得到任何回报。
不是所有行为都带有目的性,当别人感受到目的性很强时,会产生排斥和抗拒。
表达感激时要说出这三点:
1.对方做了什么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2.我们有哪些需求得到了满足
3.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许多人在面对感情时总是很内敛,尽管感情很丰富,却不善于表达,内心已汹涌澎湃但表面还是一片风平浪静。不要吝啬自己的感情和感激。
陈兆丰
2017/4/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