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作者: 值得期待的2026 | 来源:发表于2021-10-05 11:51 被阅读0次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宋】苏轼

照日深红暖见鱼,

连溪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

猿猱闻喜不须呼。

归家说与采桑姑。

译文

阳光照入潭水中形成深红色,暖暖的潭水中能见鱼儿游,潭四周树木浓密可藏乌鸦,儿童和老人喜悦地聚观谢雨盛会。

常到潭边饮水的麋鹿突然逢人惊恐地逃避,猿猱听到鼓声不用呼叫而自来。这样的盛况回家应告诉未能目睹的采桑姑。

注释

乌:乌鸦。

黄童:黄发儿童;白叟:白发老人;睢盱(suī xū):喜悦高兴的样子。

麋鹿:鹿类的一种。

猿猱(náo):猿类的一种。

赏析

这首诗写谢雨路上所见之景:丽日、碧溪、游鱼、树木、黄童、白叟、麋鹿、猿猱,一景一句,恰似电影镜头,连续将客观景物一个个展现在读者面前。

“照日深红暖见鱼”,深红温暖的夕阳斜斜地照映潭水,把潭水染得通红也增加了一份暖意,而潭中的鱼儿欢快游玩,清晰可见,染红了的潭水、欢快游动的鱼儿都是春旱过后、大雨降后的情景,词人虽未点出春旱之时的情景,但读者可以想象那是一定是潭水干枯、鱼儿无处寻觅,这样的前后对比之中、温馨的画面之中隐含了词人欣喜的心态。“连溪绿暗晚藏乌”,沿着石潭向四处望去,看见成阴的绿树接连一片,而深藏其中的乌鹊发出鸣噪的声响,动静结合,更显幽静。“黄童白叟聚睢盱”,以黄童、白叟代称所有聚集的人群,词人看到他们都呈现出喜悦兴奋的神态。上片中红、绿、黄、白等色彩和谐搭配,动景、静景巧妙结合,景物、人群完美融合,运笔灵动、构思精巧。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麋鹿在突然之间逢遇如此多的人群顿觉不习惯,有一种惊慌之感,而猿猱却一听到喧天的喜庆鼓声不招自来,极度兴奋,这一对比的描写情趣盎然。以动物的反映间接写出石潭谢雨的欢闹情景,不着一字,而风流自现,可谓神笔。“归家说与采桑姑”,结尾由实转虚,笔法灵活,词人想象这些观看长官亲自谢雨而欢喜异常、激动难耐的在场者,归家之后一定会把谢雨之时的欢腾景象向采桑姑细细说与。

在这首小词之中,词人丝毫没有描写自己的心境,但透过词人所见、所闻、所想的一者自可体会词人无比兴奋之情,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相关文章

  • 我解《照日深红暖见鱼》2018-11-26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作者】苏轼 【朝代】宋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麋鹿逢人虽未惯,...

  •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宋】苏轼 照日深红暖见鱼, 连溪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 猿猱闻...

  •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

  • 苏轼《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原文: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喜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苏轼《...

  • 有关“鱼”的古诗

    1、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雎盱。 ——《浣溪沙》 【唐】杜甫 2、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

  • 孩子与鱼

    照日深红暖见鱼, 连村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雎盱。 一一《浣溪沙》苏轼 有人说, 鱼的记忆只有七秒。 七秒之前,...

  • 艳阳高照

    艳粉娇红吹满地,阳和二月芳菲遍。 高谈雄辨惊四筵,照日深红暖见鱼。 艳树香丛都几许,阳阴否隔却成愆。 高寻白帝问真...

  • 照日深红暖见鱼 连溪绿暗晚藏乌

    “ 你们对我的百般注解和识读 并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 却是一览无遗的你们 ” 这篇话没有要写给任何人的意思 1. 你...

  • 春日

    日暖见蓝雀声笑, 风和光鲜无人扰, 几度春秋轮几回? 难得今日暖阳照。

  • 【原创】诗人的心

    诗人的心 是澄澈的 如一潭清水 照的见山 照的见云 照的见花 照的见草 照的见树 照的见一切的影 诗人的鱼 是优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qg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