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衣换斗酒,欲饮月明中。
坐看浮云合,遥怜四海同。
清光知未泯,来岁尚无穷。
且尽樽中渌,高眠听雨风。
中秋夜,拿衣服换了一斗酒,想对酒赏月。
可惜今日浮云密布,遮蔽了那一轮明月,想到四海之内都是如此,心生怜惜。
就算看不到,我也知道月亮的清光未曾泯灭,还有无穷个来年可以照耀。
就将杯中的残酒一饮而尽,听着潇潇风雨声高卧入眠吧。
风雨来无定,泥涂日向深。
直埋今夜月,真失众人心。
云外天衢净,人间浊雾侵。
幽人久不寐,起坐夜愔愔。
这样的风雨来去都是没有定数的,就像泥土涂上太阳一般,看不清。
埋没了今夜的月亮,也失去了赏月人的一片心。
云层之上,天空一定是湛蓝洁净的,不似这人间,已经充满了浑浊的雾气。
自己一个人思考着,睡不着觉,坐起来在暗夜里沉思。
没有找到这两首诗的翻译,自己翻译了一下,其中有一些可能翻译有误,如泥涂日向深,不懂什么意思,如果有人知道,欢迎赐教。
其实苏辙的诗真的是很细致,内含一种回味。如同他的人一样。描写了一个无月的中秋节,也没友人,独自一人过中秋的场景。
第一首第一句就接地气的说出了自己的穷困,就算这样还是要有自己的仪式感,买了酒,要赏月。
第二句,由自己无法赏月,联想到四海还有很多一样的人。
第三句颇有禅意,我看不到的清辉明月,并没有消失,它们一定在某个地方照耀着,而且会照耀千年万年。
第四句,回到现实,一个人冥思,夜雨独眠。
第二首更具有讽刺现实的意思。
风雨啊,你遮挡了今夜的明月,也就失去了众多观赏人的心。这是反过来,以众人为主体。也暗暗比喻,现在的政治环境黑暗。
此诗大约是在贬谪时期,苏辙跟苏轼不同,苏轼就算贬到海南岛都要每天找人聊天,更何况是中秋夜。苏辙的贬谪生活是闭门不出,专心修书。
有时候觉得苏辙才是那个内心一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的人。从他十九岁上书韩琦就能看出来。他是一个有选择性的人,也是很有界限感的人,他应该会把人分成好几个圈层,纳入他内圈的人他就会一生追随、保护。比如他引张方平为忘年交,一直在他幕下追随,对哥哥的崇拜及保护,崇拜韩琦,他从19岁就能看出一个人跟他在精神层面能不能相合。
而22岁的他第一次做官,皇上给了个芝麻官,他说自己在京侍奉老父,不能去。如果苏洵活90岁,他这辈子就不做官了?哪是为了侍奉老父,他是看不上。去那儿蹉跎岁月还不如在家照顾老父,读书积蓄力量。他可太聪明了。
包括他后来做事,他在看到王安石的激进之后,清楚的知道自己在京没什么好果子,比苏东坡早两年请求外调,苏东坡入狱之前他先得到消息,送信给苏轼的同时,想好了怎么安置哥哥的家属,给哥哥善后。
后来回朝,他对政敌那是相当犀利,弹劾新党人士快准狠,一路职位从户部到吏部,直到门下侍郎,也就是副宰相。他都是有规划的,他掌管过财政,人事等重要部门。他从来都是心中有数的那个人,越不多话的人思想往往触及得越深。
隐约看到了像是孙子兵法里说的,立于不败之地的人,环境不允许时,藏于九地,积蓄力量,一旦时机到来,他是反应最快,力度最狠的出击。也许正因为他的这种睿智,能在党争中善终。要知道苏轼死后五年,就被褫夺任何荣誉,十年的时候,国家禁止传诵他的诗词,而苏辙稳稳当当的在离开封不远的地方养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