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计算过每天我们通过手机要发出去多少条信息?从清早刚刚睁开眼睛,我们就已经开始利用各种社交软件回复或者联系身边的朋友和同事,但是在一天当中,我们又有多少时间来进行面对面的真实的对话呢?

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大约1/3的美国青少年每天都会发送超过一百条短信,而这其中的很多人几乎所有人更倾向于给朋友发短信,而不是面对面的交谈,著名的《大西洋》杂志还发表过这样一篇文章,作者是美国的高中老师保罗·巴恩维尔,他给自己的学生交了一项任务,就是希望他们能够不借助笔记,针对某一个话题能够发表自由的演讲,他在文章中写道:我开始意识到交流的能力可能是最被我们忽视的,没有好好教授的技能,学生们每天花费数个小时通过电子屏幕接触创意或者是其他伙伴,但是却很少有机会去发现自己真实的人际交往技能。
要知道在过去人们如果想进行礼貌的交谈,只需要遵循亨利·希金斯在《窈窕淑女》中的忠告,谈谈天气和健康状况就可以了,但是现在每个人的见识更广,思维更加活跃,只有天气作为自己的储备话题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在朋友聚会或者是一群人社交的时候,我们总是很羡慕那些非常健谈,能够引领话题的人,但是脱离了电子屏幕,很多人会发现自己很难进入一个话题,甚至一张口就成为话题终结者。来自格鲁吉亚的公共广播主持人塞莱斯特·海德里(Celeste Headlee)就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了十条能够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交谈者的基本原则,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
1
不要三心二意。这不单单是说要放下你的手机,平板电脑、车钥匙或者随便什么握在手里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活在当下,进入那个对话的情景当中,不要想着还有什么没有回复的邮件,不要想着即将到来的晚高峰,如果你想退出交谈,就找到合适的空隙和对方说对不起,我真的有事要离开了,但是在交谈的时候,请不要身在曹营心在汉。
2
不要好为人师。英国有一位演员比尔·奈伊,他曾经说过,每一个你将要见到的人都有你不知道的东西,所以每个人都是某方面的专家。比起说教别人不如谦虚一点多听听别人的想法,说不定你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
3
使用开放式的问题。例如用“谁”、“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或者是“如何”开始提问,而不要让人家对一个问题只是用对还是错来回答,这样你可以尽可能的启发对方,让对方给你比较完整和充分的回答。
4
顺其自然。当一个想法或者是有意思的问题,自然的进入你头脑的时候,不要抑制这种想法自然的把它表达出来,也往往会给谈话增添很多的乐趣。
5
如果你不知道,就说你不知道。谨言慎行,有的时候再小的一次谈话也是需要负责任的,你不希望能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6
不要把自己的经历和他人比较。如果对方在谈论他失去了亲人或者是亲近的朋友,不要开始说你怎么失去家人的故事,如果对方说起工作上的困扰,也不要马上就把话题转移到你多么讨厌自己的工作,因为在这个时候,对方很需要你的倾听分享和陪伴,更重要的不是你和你的事,而是你能够如何关注对方和对方的事。
7
尽量不要重复自己的话。但我们想声明自己的观点的时候,我们很容易重复自己的话,特别是对下属交谈或者是跟孩子社交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显得咄咄逼人和啰嗦,所以尽量提醒自己不要这样。
8
少说那些没用的细节。那些年份、名字、日期等等你努力试图在头脑中回想出来的各种细节,别人不在乎,他们关注的是你的主要的信息和你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与他们有什么样的共通点,所以那些只有你自己才关注的细节就尽量不要带入,话题的重点可直接了当去表达。
9
要认真的倾听。沟通是双向的,有的时候我们常常专注于自己如何说,而没有意识到倾听别人说话,更是一门技术,它所展现的是你对对方的尊重,还有你的良好的修养。
10
简明扼要。好的谈话应该恰到好处,不要拖太长,能够在有限的交流中有所收获是最棒的。作为主持人,我会有意识的在采访或者是对话的时候,尽量少说一点话,保持开放的心态,让对方把一个意思说得更加完整,往往都会有意外的收获。
十条交谈中的规则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放下手机,走出门去和家人或朋友们交谈一下,倾听他们有些什么想法,最近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更重要的是在每一次的交谈中,你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