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暑假前,我家老大要求入四大名著的书。现在的她,看完书,都会和我聊一聊书中的内容。有时候我当个听众就行,有时候还要谈谈对书的看法。
其他书还好,四大名著感觉有些不太好说。这其中,对于《红楼梦》的印象,更是说不上来。阅读《红楼梦》,还是在年少时。只记得当时的阅读体验,有些“痛苦”。书中很多的内容,看不太懂,能看懂的似乎只有故事。再加上看《红楼梦》带来的感觉是“悲”,也就慢慢地合上了书,多年未再仔细翻阅。
直到后来将《蒋勋说红楼梦》,当成电子书听了一遍,从青春与美学的角度,重新感受了一遍《红楼梦》,《红楼梦》带来的“悲”感少了一些。这几天看过《董梅红楼梦讲义》后,又多了有几种角度理解《红楼梦》。
《董梅红楼梦讲义》,看书名就知道,是得到讲义系列的书。坦白说,得到讲义系列书,每一本都想收,不管是不是自己熟悉的内容。在阅读讲义系列的书籍中,总能发现新知。
《董梅红楼梦讲义》,是中国古典文学学者董梅,花30年时间研读《红楼梦》后的阅读分享。阅读期盼已久的《董梅红楼梦讲义》,最大的感受是,之前《红楼梦》是白看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4347/531dc852ae9dcfdf.jpg)
跟着“导游”,搭建《红楼梦》的阅读框架
《董梅红楼梦讲义》拿在手中,就像是阅读《红楼梦》的一张地图。跟着董梅老师,从时间和空间的两大维度,对阅读《红楼梦》有个整体的框架认识。
时间上,董梅老师将《红楼梦》分成了“前大观园时代”和“大观园时代”。根据这样的时间划分,对于阅读《红楼梦》思路清晰很多。
空间上,简单的“两府一园”,就抓住了《红楼梦》的空间布局。阅读《红楼梦》,再也不会傻傻分不清楚,哪里是哪里了。
年少时,如果就有这本《董梅红楼梦讲义》,对于《红楼梦》的阅读之旅,体验会好很多。框架思维,在阅读《红楼梦》时,也很有帮助,尤其是这本《董梅红楼梦讲义》。
多种角度了解《红楼梦》
《董梅红楼梦讲义》,除了从时间、空间的两大维度,提供阅读《红楼梦》的整体认识外。《董梅红楼梦讲义》里,还提供了多种不同的角度看《红楼梦》:
• 生活美学
• 文学杰作
• 象征符号
• 哲学大观
• 社会百态
比如生活美学里,董梅老师将王熙凤、贾母和林黛玉三者放在一起,诉说《红楼梦》里的生活美学家,并且给出具体的生活启示。就像英国小说家毛姆说的,每个人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看《红楼梦》中的三位生活美学家,或许我们也能找到自己想要的。
同样在生活美学里,董梅老师分享了《红楼梦》中,不同的两套节日体系,以及作者的用意。经过这番点拨,再去体会《红楼梦》中的那些节日,有了不同的感受。
在象征符号里,看董梅老师解读的“春红香玉”,了解《红楼梦》中人物命名的逻辑,对重读《红楼梦》有了一种期待。
生活美学、文学杰作、象征符号、哲学大观、社会百态,每一个主题下,都有董梅老师更细致的《红楼梦》解读。无论哪一小点的分享,都值得对照《红楼梦》原文再去看一看。
阅读终归是很私人的一件事,一千个人阅读红楼,有一千种感受。但跟着《董梅红楼梦讲义》里的思路,就可以拥有《红楼梦》多种不同的阅读感受。
阅读《董梅红楼梦讲义》,会有一种很深的感触,对于名著,也许我们读得不够深,不够透。除了体会阅读《红楼梦》的乐趣外,不妨看看专业学者们,对《红楼梦》的研究与理解。看他们的分享,会打开阅读的另一扇窗。
看过《董梅红楼梦讲义》,终于有勇气带着全新的视角,打开《红楼梦》重新读一遍。
关于《红楼梦》的答疑解惑
给我家孩子选四大名著时,单纯版本的选择,已经让人眼花缭乱。既要选择专业的,又要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关于四大名著的版本选择,花了一点时间研究。
《红楼梦》也有很多的版本,董梅老师在《董梅红楼梦讲义》里,很贴心地提供了选择的参考意见。看了董梅老师的建议,再去看看书架上给孩子选的版本,觉得后续可以补充建议的版本。
除了版本,关于《红楼梦》的批者、作者,《董梅红楼梦讲义》里,都做了一一解答。
这本《董梅红楼梦讲义》,给阅读《红楼梦》打开了很多的思路。如果你喜欢《红楼梦》,不妨读一读这本《董梅红楼梦讲义》,会有很大的收获。
我是弥小木,一位真诚的阅读分享者,欢迎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