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离不开挫折,却需要警惕创伤》
成人在生气时,常常会告诉对方:“这是我的底线!你再越界我就不客气了!”
不过大部分父母都不知道,其实孩子们也有着属于自己这个年龄阶段的“底线”。不过由于成人与孩子之间的经验早已随年龄阶段、经历变得不同,这就导致了在成人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却已经在无形之中狠狠伤了他的自尊。
但孩子们在面对代表着权威、强势的父母时,却无法像成人与成人有机会平等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大多孩子都是以默默承受的方式,将这个潜藏的危机压抑了。而父母情绪化、张牙舞爪的样子,则在孩子心里形成了一种极不稳定的形象,这种不知父母何时就会爆发的危机感令孩子无法安全地信任父母,自然产生一种无意识地阻隔和逃避。
孩子成长离不开挫折,却需要警惕创伤!在我的督导老师提供的一个案例里,来访者的老师就是她的一块儿心病,她心有余悸地说:“这位老师每次开大会就开始骂人,骂我们没法跟上学习的进度,闹得人心惶惶。虽然这个老师对我很好啊,但是我还是很怕她。”督导老师分析,她的低自尊状态,令她受到这个老师的干扰很大。而我看到了,这位来访者内化的那个恶客体的形象,通过她对老师的恐惧而表达出来了,早期内化的恶客体也正是导致她低自尊状态的根源。
Q的孩子今年刚刚升上二年级,正是精力旺盛、充满好奇心的人生阶段,但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小男孩,却很少参加体育运动,为什么呢?孩子一开始的回答,都是清一色的“我不喜欢!”直到与他慢慢培养起安全、信任的关系后,孩子才小心翼翼地向我透露,其实并不是不喜欢运动,而是觉得自己学不会,觉得自己特别笨,特别害怕被别人嘲笑,所以干脆就不运动了。我问他,“如果有老师一对一带你练习,你觉得有没有可能学会呢?”孩子毫不犹豫地说,“我不可能学得会。我妈妈说我比猪还笨,学什么都学不会。”
孩子的一句话,将根源一针见血地点出来了。母亲没过脑子的一句话,在孩子尝试、挑战新事物的这条路径上,留下了创伤的疤痕,顿时就把孩子在这条路径上的自我认同感、安全感破坏了,孩子变得不敢去实践,这种创伤是对孩子原有经验组织的一种破坏。
孩子成长离不开挫折,却需要警惕创伤!大部分带孩子来寻求帮助的父母,都会跟辅导老师聊起这个令他们极为困惑的问题:为什么这个孩子自尊心那么强呢?一点点委屈都受不了,一点点失败都无法面对,真是让人心急如焚啊!但是一旦回忆起孩子在外面惹是生非,被老师请家长,作业无法完成……这些令他们上火的事情时,他们忧心忡忡的态度瞬间180度大转变,困惑也变成了数不完的数落、抱怨,孩子在他们的嘴里变成了“废物”、“垃圾”、“怎么打都不会改”、“骂得再难听也不会害羞”、“不自觉”等等,父母自顾自地表达着自己愤慨的情绪。
而他们却没有发现正是这些数不清的“枪林弹雨”,呼啸着穿透了孩子那尚未建立起来的自尊体系,这幢自尊的“大楼”千疮百孔,看起来危险得不得了。而这种危险带来的焦虑感,也真真实实地在孩子的内心弥散,令他无法认同他自己,也令他无法承受哪怕一丁点压力。
自虎爸虎妈的称谓风靡这个社会以来,依旧还是有很多家长欣赏着“棍棒底下出孝子、出人才”这样的教育观念,他们认为只要以暴力的方式让孩子再也不敢反抗,孩子就会服从所有的安排,这样就能控制着这个孩子去学习、去完成他们所希望的一切。而Q正是这些教育理念的忠实拥护者,为此孩子没少被父母辱骂恐吓,也没少被挨打。
孩子成长离不开挫折,却需要警惕创伤!听我分析完之后,Q问我,那么是不是他再犯错,我也没法管了?
这也是来辅导的父母们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我到底该不该骂,只能一味地夸?”
这的确是在教育环境中考验着广大父母的一个问题,我们把这个问题美誉为“用力的艺术”。如果你完全不用力,那样无法令孩子明白他必须遵守的规则,很容易让孩子无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这方面在以老人为主,帮忙带孩子的家庭里特别明显,孩子的习惯大多一塌糊涂;如果你用力过猛,就会像Q一样,打骂变成子弹,令孩子心里留下深深的创伤,不仅影响了孩子当下的自尊体系建构,更有可能令他内心锁定了那个残暴的恶客体形象,频频受到被迫害阴影的侵扰。
适当的用力,教育时需要向孩子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是“坚决不对孩子说带有侮辱性的语言”。在情绪失控时,谁都难免想说几句气话发泄一下,而作为父母,能否筛选、控制好脱口而出的词语,这是关键。
孩子成长离不开挫折,却需要警惕创伤!在面对孩子的挑衅时,很多老师、家长马上就对号入座,臭小子你皮痒了?竟敢看不起我,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
但其实这并非是孩子在针对你,而是孩子在通过攻击、挑衅这种较为原始的能量投注的方式,进行自身内在尚未成熟的夸大感的调试。家长恰到好处的用力回应,对于孩子来说,就像是经历了一次他能够承受的挫折。
用《自体心理学》的理论来形容,当婴儿饿了,他哇哇大哭,而母亲要去热奶,不能立刻马上就满足婴儿,这时母亲会安抚一下婴儿,当他平静一些时,再去热奶。这个安抚的过程,就是让孩子学会忍耐,令夸大的、全知全能的需要趋于更现实的处境,逐渐内在形成了一个有自我调控能力的、现实的自我。而这个延迟性的满足,就是婴儿时期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能够承受的挫折”。
但如果母亲无法共情到婴儿,她反而用恐吓、打骂的方式阻止婴儿哭泣呢?这长时间的未满足,对于婴儿来说,就形成了一次创伤体验。
孩子成长离不开挫折,却需要警惕创伤!此篇文章由《温尼科特传》P291页,关于创伤的讨论延展,以下为原文摘抄——
“创伤相对于依赖是一种失败。所谓创伤就是指‘对客体的理想化’被‘个体的憎恨’所破坏,是对客体无法执行其功能的反应。创伤较广泛被接受的意义,是指信念的断裂。”
“婴孩或儿童建立一种‘相信’的能力,环境的供给一开始是符合其所需,继而是拒绝其需要。以此方式,环境借由通过防御机制来施以迫害。婴儿或儿童的反应性憎恨破坏了被理想化的客体,因而易于被好客体经验为被害妄想。”
“在此,反应是适当的愤怒或憎恨,而创伤则是不恰当的。换句话说,当有适当的愤怒时,环境的失败并没有超越个体面对其反应的能力……”
“最终,创伤是对个体经验之纯粹性的破坏,借由被事实太突然或不预期的介入所破坏,以及在个体产生憎恨——憎恨好客体,而且其所经历的是如妄想一般地被憎恨,而非憎恨对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