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OS 进阶
2年半读完了700本书,我觉得自己变了

2年半读完了700本书,我觉得自己变了

作者: 6e161a868e6e | 来源:发表于2019-02-01 10:12 被阅读46次

1、2019年的读书目标是全年330本

每天保证一本,并给自己预留了30天的特殊情况。为什么是330本,因为读完这330本,我给自己定下的“博士4年读完1000本书”的目标就达成了(实际3.5年)。

截至2019年1月底,已完成700本。

读博之初,给自己定这个目标时,有些“激进”。可以少发甚至不发论文、可以放弃所有不必要的活动,但,1000本书,不能不读。

在开学前一天,我深刻思考自己以前十多年的求学经历、工作经历,越发觉得思维和格局上的局限是我人生最大的桎梏。

我有一个观点:能力可以被训练,技巧可以被打磨,甚至性格都可以被强势扭转,但思维和格局,真的很难改变。

直白点说,就是沟通、演讲等各种工作能力是可以被训练的,可以参考1万小时理论。各类技巧是可以学习与模仿的,甚至用不到1万小时。哪怕是人的性格都可以在巨大的外部冲击被改变,比如大喜大悲大起大落。

但思维和格局,不论是模仿、训练、还是外部冲击,都难以撼动。思维与格局,在本质上是“破壳”: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思维和格局,需要由内而外、主动突破。可以用一个非常贴切的故事来形容。

2、穷人与富人的思维差异

有个穷人向上帝诉说生活的艰苦,埋怨这个社会太不公平,富人悠闲自在,穷人吃苦受累。

上帝微笑地问:“要怎样你才觉得公平哪?”。

穷人急忙说道:“要让富人和我一样穷,干一样的活,如果富人还是富人我就不再埋怨了”。

上帝点头道:“好吧!”。

说完上帝把一位富人变成了和穷人一样穷的人,并给了他们一家一座山,每天挖出来的煤当天可以卖掉买食物,限期一个月之内挖光煤山。

穷人平常干惯了粗活,很快就挖了一车煤,拉去集市上卖了钱,用这些钱他全买了好吃的,拿回家给老婆孩子解馋。

富人平时没干过重活,到傍晚才勉强挖了一车拉到集市上卖,换来的钱他只买了几个硬馒头,其余的钱都留了起来。

第二天穷人早早起来开始挖煤,富人却去逛集市带回两个穷人来,这两个穷人膀大腰圆,他们二话没说就开始给富人挖煤,而富人站在一边指手画脚的监督着。

只一上午的功夫富人就指挥两个穷人挖出了几车煤去,富人把煤卖了又雇了几个苦力,一天下来,他除了给工人开工钱,剩下的钱还比穷人赚的钱多几倍。

一个月很快过去了,穷人只挖了煤山的一角,每天赚来的钱都买了好吃好喝,基本没有剩余。而富人早就指挥工人挖光了煤山,赚了不少的钱,他用这些钱投资做起了买卖,很快又成了富人。结果可想而知,穷人再也不抱怨了。

3、故事很简单,道理很浅显,但却值得深思

穷人很努力、挖煤能力很突出、技巧把握得也好、性格也不坏,但思维和格局不够。当然,这个故事只能是一个很小的案例,但道理很透彻。

思维和格局,不是能力、不是技巧、更不是性格,它很难被训练,某种程度上甚至有天生的成分,有些人天生就有这种思维和格局,所以他们取得了比普通人更高更好的成就。

但好在上帝没有关闭这扇门,思维和格局是可以提升的,从一个低Level,提升到高一点的Level。改变我们自身的底层思维与格局,再去训练高Level的能力、技巧、磨练性格,这才是一条从长远来看更值得我们去遵循的路径。

改变思维与格局的方式应该有很多,但我知道的可能就是读书了,没有成本、没有门槛,只要长期坚持读书、思考,一定就能带来改变。

俞敏洪,是我的读书偶像。当他在大学四年读完800本书的时候,他估计不会想到,这段疯狂读书的经历会在多年后创办新东方时,带给他无穷的知识与力量。

罗振宇,在大学时用大量时间读书,《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中国文学史》、《西方文学史》,甚至辞掉了学生会主席。当时的他估计也不会想到,这几年系统阅读、架构底层知识的经历,会在多年后带给他怎样的收获与成就。

乔布斯,在大学选修“英文书法”课程时,纯粹因为个人喜欢,没有特别的人生规划。但后来却直接影响了苹果系统的字体设计。

乔帮主说:你无法预测过去的经验会怎么连起来,只有在回顾的时候,这些连结才会明朗。所以,你必须相信它们会连起来,这个信念从来不曾令我失望,也对我一生有关键的影响。

4、读书,到今天也没有给我带来什么直接的改变

时至今日,实话实说,我依然没有“清晰、直接”地感受到读书带给了我什么,反倒让我成为了周围人眼中的“另类”。每天就读书了,也不想着去赚点钱,也不忙着找工作、实习啥的。

但我发现自己的思维和格局,与没读书前的自己,有了“明显”的改变。请注意我此处加了引号,我只有非常非常确定,的确是有了改变,我才会写出来。

这种改变体现在信念和想法上,以前的我,想的是博士毕业后找个待遇还不错的工作,努力一点、上进一点,多赚钱,买房、结婚……一切顺理成章。

但读完了700本书,读到现在,我的想法变了,真的变了。

正如《百岁人生》这本书里讲的,90后一代有很大概率会活到100岁,撇开最后10年安心养老(2080年医疗水平大幅提升,即使90岁,估计也就和现在的70岁差不多),我们至少要工作60年。

难道你要按规定等65-70岁退休,剩下30年混吃等死?难道按照传统的单线程思维过完这一辈子?

NO!不要!肯定不要!这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人生

要基于过去的经验,用未来的眼光,来做好当下的规划和事情,这才是我们现在应该拥有的人生思维。

所以,我想成为一名社会创变者(Change Maker),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周边的人、为社会带来一点改变,做一点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这件事可以不以“赚钱”为主要目的,个人的财富属于次要序列,为周边的人、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和效益是首位。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去赚钱、不追求物质,而是在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精神上的成就以及物质上的富足。

这就是我读完700本书后,思维和格局的改变。在没读书以前,我从来没有过这个想法,根本就不会这么想,完全没有。

就好比让一个常年生活在赤道的人,去想象北极下的暴风雪一样。他从来没想过,他的环境、段位、Level下,很难具备这种思维(不是不可能)。

但,当他确立了一个目标“我要去北极看暴风雪”,并以无比强烈、迫切、像缺氧一般的“决心”,离开自己舒适熟悉的环境,向北极进发的时候,这以后的旅程,将会充满各种未知、风险、挑战。

但,更是一种人生的精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年半读完了700本书,我觉得自己变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wr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