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境界之高低,诗有境界之大小。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对诗词高低提出境界说,用造境写境的浪漫与现实,有我无我的优美与宏壮,大小境界的不分优劣,作为评诗的重要论点开篇,给我们构架了一个微妙的视角观察诗词之美。
王国维道:“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说到底,一个情字。
在王国维心中,以景寓情,情景交融,才是诗词高境界。不由得心生感慨,王国维想必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吧。
因此他叹“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以及 “直须看尽落成花,始与东风容易别”,认为这两句因豪放中带有深沉的情致,所以非常高明。
不由得让人想起苏东坡来,不是因为他的才,而是因为他的真情流露。“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以凄绝深切之笔以寄情思,有迷惘荒凉之感;与弟弟离别的“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直抒胸臆,依依不舍,表达兄弟之间的深切情谊;“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大气磅礴里,跌宕起伏的壮志难酬,因豪情,遂成千古绝唱。
古今中外,所有经典作品,唯有其中感情的力量,才能穿越时空,让我们读懂他们的心灵深处。
回到当下,八九书友,小聚一堂,有茶有书,品诗论词。领读的夏天发乎纯良真挚之情,带我们走进寄托在诗词中的百年情怀,午后两点,已讲四个小时,但饿着也要带我们继续,此乃性情中人,可爱至极呐。
试问,人生有几回任性?为何不跟随我心。
再问,这世间情为何物?保一颗赤子之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