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对化
清·程文囿《医述》:
《十二支化六气歌》
子午少阴君火暑,丑未太阴湿土雨,
寅申少阳相火炎,卯酉阳明燥金主,
辰戌太阳司水寒,巳亥厥阴风木举。
五行顺生地支化六气,以生旺之地为正化,衰弱之地为对化。
正化者,令气实,主有余也;对化者,令气虚,主不足也。
《医述》:
少阴司子午者何?少阴为君火,南离为尊位,故正化于午,对化于子也。(火旺于午)
太阴司丑未者何?太阴属土居中,而寄于坤,未坤同宫,故正化于未,对化于丑也。(未为长夏主脾)
少阳司寅申者何?少阳相火,位卑于君,不敢当午,因生于寅,故正化于寅,对化于申也。(火生于寅)
阳明司卯酉者何?阳明为金,酉为金之正位,故正化于酉,对化于卯也。(金旺于酉)
太阳司辰戌者何?太阳为水,子为君火之对化,避而不居,辰戌属土,水伏土中,因随土用,故正化于戌,对化于辰也。(辰为水库。水生于申,长于酉、戌,壮于子,葬于辰,故正化于戌,对化于辰。)
厥阴司巳亥者何?厥阴,木也。木生在亥。虽卯为正位,缘为金之对化,故正化于亥,对化于巳也。
同气相求
《素问·六微旨大论》:“寒湿相遘(gòu,相遇),燥热相临,风火相值。”
风火燥热属阳,寒湿属阴。
生旺(四马、四正)属阳,墓地属阴。
四马主动,风火性善行,故四马司风火之气。《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中医有“相火游行”之说。
四正气旺,“气有余便是火”,阳盛则热,阴虚则燥,故燥热相临。
四墓气衰,气属阳,阳虚则寒,阴盛则湿,故寒湿相遘。
《周易·乾》: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水流湿(寒湿相遘),
火就燥(燥热相临),
云从龙(辰为湿土,地气升为云),
风从虎(寅为木火,风火相值)。
圣人作而万物睹。
本乎天者(气)亲上(火),
本乎地者(土)亲下(水),
则各从其类(阴阳)也。”
“水流湿,火就燥”,“流”、“就”是“趋向于”的意思,“湿”、“燥”则是物性。水趋于湿性,火趋于燥性。
“云从龙”是对着“水流湿”来讲的,辰龙是湿土,大地的湿气升腾上天变作云,再变作雨水。《六元正纪大论》:“太阴(湿土)所至为化(土主化),为云雨。”
“风从虎”是对着“火就燥”来讲的,寅虎是木火,风火相煽,使物体干燥。
风云变幻,术数上以巽位(风)辰巳(龙蛇)主变化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