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多少人心中的圣地。
曾经和北京两次擦肩而过,这次终于成行。
北京的名胜古迹太多,值得去看的地方太多,短短三天的行程,只能拣那些名气最大的地方去。
帝都印象之名胜古迹圆明园
不知道从哪个门进入的圆明园,一进门就是满池满池的荷花,正是赏荷的季节。园子那么大,怕是一天也走不完。而我们时间紧,来不及伫立河边,来不及去观赏婀娜的荷花,只想寻找那些被两个强盗烧毁的建筑的遗址。
经过好长一段路,我们来到了西洋楼遗址,养雀笼、远瀛观等建筑尽管已是断壁残垣,从雕栏玉砌上,依稀能感受到它昔日的辉煌。曾经,这里日日笙歌,夜夜太平,大清帝国的乾隆爷迈着稳健的步伐来到这里吃西餐、和群臣议政、接待外国使者,彰显着大国风范。
帝都印象之名胜古迹不远处的黄花阵已经修复,我们在阵里绕来绕去,煞是好玩。一米多高的青石墙里是否还有格格阿哥们的声影?是否还回荡着王孙贵族们的欢笑声?
也许是游玩得太仓促,也许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许是听过太多关于圆明园的那段屈辱的历史,进到园子里竟然无太大的感触。
但是,当我看见全景复原图,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亭台楼阁、山水风光、雕栏画柱那般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此景只应天上有啊!
不知当年的几代大清帝王,看到他们用150年的心血建造的院子,毁于一场人祸,在九泉之下可曾瞑目?
颐和园
单讲山水风光,我觉得颐和园和其他公园没什么太大不同。但是,同清代建筑结合起来,同王室联系起来,同国学大师王国维联系起来,就是绝美的风景。
关于颐和园,小学课本就有篇《颐和园》的文章,我教过此文两遍,里面提到的昆明湖、十七孔桥、长廊、万寿山,这次都能零距离地感受到它们的美丽与壮观。
帝都印象之名胜古迹而我的目光不曾离开过昆明湖,1927年盛夏,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就在昆明湖投水自尽,结束他光辉灿烂的一生。颐和园的山山水水可以作证,那描绘人生三重境界的《人间词话》已成绝唱。
故宫
不来故宫,谈不上来真正的北京。
来到天安门,来不及好好在广场上逛一逛,就随着人流走上了金水桥,钻进了门洞里,走进了紫禁城。
走进紫禁城,才知道为什么王室要手足相残,为什么人人想成为九五之尊。这皇城太具诱惑力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么大的院子,这么多的宫殿,都是我一个说了算啊!谁不愿意一言九鼎?谁不愿意被奉为神灵?
帝都印象之名胜古迹大概是清宫戏看多了,这座城池对我有着很大的吸引力,看过了太和殿、乾清宫、养心殿、坤宁宫、慈宁宫这些著名的宫殿,想找找碎玉轩、漱芳斋在哪里,可是,时间太紧,皇城太大,给自己一个想象的空间吧!
八达岭长城
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也是非去不可的。
登长城的,有八十几岁的老者,也有怀抱中的婴儿。5岁半的小外甥生龙活虎的,一步迈两个台阶,还念念有词地说:“我要做好汉!我要做好汉!”
我不知道八达岭长城到底有多长,但是,我一定要找到毛主席题词的那块石碑。可是,在登城的路上终是没有找到。在下山的辅道看到两块石碑,虽然也是毛主席的亲笔题词,但是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壮观。也好,终于是见到了。
帝都印象之名胜古迹其实,登长城,没有想象中那样难,那样累,但是长城的风光远比想象中壮观。
”长城,它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像一条长龙,飞过浩瀚的戈壁,穿越茫茫的草原,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最后,屹立在波涛滚滚的渤海之滨。全长一万三千多里。”这是小学课本的文字,文字再美,也无法描绘长城的壮丽。
十三陵之定陵
十三陵是明代帝王的陵园,距离八达岭不远,十三处陵园在不同的位置和方向,我们来到最著名的定陵,就是明神宗帝万历的陵园。
古代帝王总想着自己可以千秋万代,死后仍然要风风光光,墓地要大,陪葬要多。然而,他们怎么都想不到,四百多年后,他们的棺木被挖,陪葬品被“盗”,就连他们的墓地都被人参观。虽然,他们的尸骨早已化作尘土,但是灵魂再也找不到栖息之地。
图片来自网络人啊,总是贪念太重。如果当年明智的话,就叮嘱太监偷偷把尸体埋了,埋在一个谁也不知道的地方,千年万年也能得以安息。
北京城值得去看的地方太多,雍和宫、恭王府、天坛、地坛......当年只有王室贵族可以出入的地方,普通百姓也可以自由来去。正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帝都印象岂止风景名胜?
后续文章敬请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