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指导学生写好汉字是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写字教学意在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培养学生在写字时的注意力和观察力。所以我们的日常书写训练中要从纠正不当的书写姿势以及养成控笔能力入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儿歌口令提醒正姿
坐姿:
“头正、身直、肩平、足安”在简洁高效的小口令帮助下,一双双巧手紧握铅笔,屏气凝神,开始一笔一画地书写着对汉字的敬畏和热爱,笔笔传情,字字见心。当然有些孩子书写姿势会出现偏差,头不正、身不直。坐姿歪七八扭,我们可以在口令的基础上加入坐姿比赛练习。每人头顶一本书,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写的字又工整漂亮。掉书的同学自动退出比赛。顶书练字不仅可以纠正学生的书写坐姿,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更能陶冶情操、磨练心性。
握笔姿势:
常见错误的握笔姿势有内扣式、埋头式、扭曲式、翻转式等,并且这些错误的握笔姿势会直接导致孩子的手型扭曲、骨骼变形、近视、驼背等。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书写潦草不美观。所以纠正握笔姿势我们也可以让学生熟记握笔口诀:“拇指食指握成圆、指尖相对留缝隙、中指抵在笔杆后、三指构成三角形、其余两指往里卷、拳心要空腕用力。”如果还是不能很好的纠正握笔姿势,可以用橡皮筋缠绕手指和笔构成三角牵制关系,手心塞小纸球的方式来寻求外力支撑和依托。
游戏探索训练控笔
控笔能力练的就是训练握笔的姿势、用笔的着力点、力道力度、笔在手里的掌控等。控笔能力跟儿童精细动作先天发展水平以及后天的刻意练习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在玩中学,做中练。
手指操训练精细动作
由于儿童手部尤其是手指的小肌肉群各项功能正在逐步发育中,书写这样的精细化动作操作对有些精细动作发育不完全的同学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样6-8岁锻炼帮助孩子们形成肌肉记忆,提升书写水平的黄金时期,可以采用手指操的形式训练小肌肉的灵活性,训练手脑的协调,帮助孩子提升控笔能力。
撒豆子训练控笔能力
往纸上撒一把豆子,用笔绕着豆子画圈圈,可以一个豆一个豆的圈画,也可以一组豆一组豆的圈画,还可以采用走迷宫的形式绕过豆子,笔尖不可以触碰豆子,这样可以很好地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专注力以及控笔能力。
通过老师对甲骨文造字方法的讲解,逐渐揭开了蒙在甲骨文上面的神秘面纱,老师不仅教学生们认字,还追根溯源,带领他们了解甲骨文的造字方法,让学生在汉字的学习中了解中华文化的基因,播下历史文化的种子,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甲骨文拓展汉字其理
甲骨文最符合儿童认知规律。孩子最初的记忆是形象记忆,也就是在孩子们的眼里,文字不是一个个符号而是不同的图案。甲骨文是一种象形文字,是古人的画。结合甲骨文给孩子识字练字,更符合孩子的识图的认知过程。
甲骨文是汉字的起源,通过学习甲骨文可以让孩子学会与先人对话,通过用心观察懂得了汉字的造字原理。了解甲骨文的造字方法,让学生在汉字的学习中了解中华文化的基因,播下历史文化的种子,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每天临摹讲解一个甲骨文,透过描摹甲骨文排列组合的图画,不仅能提高孩子的控笔能力,还能提高孩子的逻辑能力,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