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葱茏的三十万平米庭院诸象兼具,是居者的乐园、鸟雀的乐园、多类宠物的乐园,唯独不是猫的乐园。 单说宠物一项,猫和狗都有人养,却由于对主人的态度不同而待遇悬殊。人们渐渐的远离了猫、更亲近了狗,养狗的越来越多以致蔚然成风。狗这东西的确善于领会人意,心随人动,步随人趋,最得主人欢心,难怪能够慢慢成为人类真心喜欢的唯一。猫则相反,常常唯我独尊、自行自素,吃饱了便远离主人去独寻欢乐;相形见绌之下,许多人家养的猫被陆续逐出了家门,于是小区里便生出了一堆流浪猫。十多年间,流浪猫队伍不断扩大,开始是中年为骨干,几年过去中年成了老年,小猫成了中年,又生出一批幼猫,猫队伍里便呈现出四世同堂的景象。
没有了往日登堂入室的权利,猫们在树间草丛中自行起居,初始之期自不习惯,常常回忆已逝的锦衣玉食; 有的几番努力想回到往日繁华的客厅里,但主人坚拒之门外,终于慢慢死了心。小区里绿荫如盖,春夏秋白昼时长,猫们有时也会忘记眼下的艰涩:寻食觅水的低眉环视,向往扑雀的纵身一跃,虽然极少有闲心相互嬉戏,但比起许多别的动物如虫鼠之类,还算是好日子。猫们最怕连日不开的阴雨天,院子里能躲雨的地方太少,于是那个有盖蓬的亭子便成了集会场所,雨帘之下,猫们席地而卧,各具姿态,几个好动的上了高高的梁上,都静默着,彼此无言。
流浪的日子,比对旧日起居坐卧厅堂、饭来张口的岁月艰难得多,最突出的是找吃的不容易。猫们食物的主要来源是垃圾筒里的厨余物,但数量有限猫多物少,一些饥饿者便到处嚎叫。猫的嚎叫声很夸张很吓人,平常平静的叫声很少,大多是拉着长声,有时还象小孩子哭泣,把叫春时的感动放到了觅食上,那种凄凉悲惨实在令人惊心动魄。毕竟还有好心人,开始在猫们集聚的地方送食物,剩饭剩菜、鱼头鱼刺,还有与狗粮相类的猫粮。送饭的人相互影响越来越多,原来当过主人的也生出惭意,偷偷去放置食物。猫们重新享受饭来张口的待遇,大体告别了翻垃圾箱的日子,有时送来的饭菜会十分集中,猫们吃不了,院子里便现出人类在酒店里桌子上那样的情境。见到猫们有吃有喝的样子,送饭菜的人自己也高兴,想与猫们亲近,却遭到了意外的拒绝,猫们不象狗们那样懂得感恩,对于伸过来的手大多置之不理,有的居然眨眼相视,继而伸长尾巴钻进了树丛。人们大失所望,有的恼羞成怒,骂之曰冷血。
流浪生活在渐渐改变着猫的习性,最为明显的是野性见长,警觉多疑代替了过去尚有的一丝温顺,十分难于接近,估计牠们心中想的总是怨恨吧。为猫照相,猫们总是怀着提防心,不象狗们主动配合,稍有大点儿的动作声音,便吓得起身离开,根本不懂相机镜头是吉是凶。黄昏时刻,那只体积较大的黄猫又在楼门边嚎叫,一只弱得可怜的小猫用微弱的声音附和。有人弄一碗米饭,拌上带有鱼肉渣的菜汤放在台阶边上,那只依然在门边的小猫便迅即吃起来。大黄猫则在远处树根下用眼盯着,并不动;终于耐不住,跃上台阶但并不直奔食物,绕着台阶上下左右一周又回到小猫旁边,似乎略有犹疑;之后与小猫面对同食,一边吃一边侧目警觉近旁动静。猫的嗅觉甚是灵敏,又有两只猫闻声赶来,一只体态略小、黄色尾巴有伤者在前,一黑白褐杂色在后,及近跟前也不马上进食,只转在四周。原来吃食的两只大概用的差不多了,转身移步离开,后来的两只便向前伸嘴慢慢品着,同样侧目旁顾,一样提防的警觉如同大黄猫。回恋曾经的温暖家庭,进食时须八面提防不再心无旁骛,这大概是流浪猫的突出特征。
猫的性情,因阅历不一,彼此会有明显的区别。小猫是大猫是被逐出家门后生在外边的,没有在人家里生活的经历,所以内心纯净、甘心户外,没有忧伤也不会回首往事。或许是经常送吃的,那只小猫渐渐对熟人有了信任,可以接近,可以轻轻被抚摸,会与人嬉戏,有时还转着身子捉自己的尾巴。小猫大体在楼门边活动,白天就在一个自行车的载物框里酣睡。有时出得门外,喜欢看那猫的睡姿,猫睁开眼咪咪叫,伸手摸牠有时也会举爪回应,并不逃离。某个晴好天买菜回来,那小猫仍在昏睡,低头看牠没有察觉,轻轻摸一下,猫醒来,竟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妻也过来与牠说话,突然那猫惊叫一声,以意想不到的疾速蹿出车筐跑到草地上,双目圆睁、凝眸回望,那表情满是惊恐与疑惑,仿佛见到了妖怪。今天怎么与往日不同了,后来才知道,牠害怕的、也是不能理解的,原来是我们戴着的两副黑黑的太阳镜。
夫人之养猫,向因鼠患,而今鼠患之防多赖药计,猫的功能习性随之退化;猫性常常特立独行,不类宠物狗们与人之相近相媚,猫的命运遂与狗相背,媚者可热称为主人之子孫直至可上户口,而悖者与主人惭远终被逐出至户外野居。世势如斯不独猫狗,大而化之常有类似。为猫为狗皆为自性、皆由自因,是故溢言"万事皆咎由自取者"亦有之。猫狗者虽差别自知,而性之使然终一意孤行无可选择之。由是,猫们或许即将完全脱离人居、开创全面的户外生活局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