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分饭君惊闻某知名小龙虾盖饭吃出了官司,中国人的抗毒体质还是抗不了隔夜死虾,心里一阵劫后余生的快感——最近已经被这盖饭的吐沫星子盖住了耳朵,现在分饭君可以理直气壮地表示,动作慢还是有好处的。
除了小龙虾盖饭,最近一直磨分饭君耳朵的还有一款蟹粉面。
第一次听说应该是在光与盐餐厅,听帅得发亮的清斐主厨讲起。
“最近吃的最好吃的应该是一份蟹粉面。大排档,不定期出现,还限购,也是朋友带着去的。可是好吃,吃完之后,一看,哇噻,100多一碗啊,五星酒店价啊,但是好吃。”
“什么名字?”
“阿鑫面馆。”
最近又在不停地被各路达人用这碗面来磨耳朵。
最近终于逮着了机会,蹭了大白妹妹的这碗长寿面,猫哥买单,詹妮姐考察市场,分饭君有吃万事足。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都市传说,它们散布在一条条弄堂、一栋栋房子间,被高高低低地织起来,宛如一张肉眼难寻的网,只待一个关键词,便把你紧紧地抓住手心上。
肇周路的关键词是由一间间小吃铺攒出来的。
像耳光馄饨、长脚面馆这样名动魔都的老字号,属于吃货们扫盲找骂也要吃一口的普及款。
如果说,它们是这条街上的拥趸甚众的少林和武当,那么阿鑫面馆就该是门徒稀少质量高的移花宫。
为啥?
因为它贵啊。
一碗面168,在大排档。
按照我家猪比的说法:“你丫脑子进水了!”
在错落的灯箱广告间,我们找到了阿鑫的招牌。数个煤气罐堆出的灶台正对着马路,赤裸着上身正在翻勺的师傅,起勺落勺没有分秒的犹豫,手腕腾挪走转干净利落。
招待婆婆想请我们坐室内,我们被屋内强力的冷气和杂货铺一样的“内饰”镇出门外。果然,大排档还是要露天吃,才来得爽利。
橱窗里面的是室内景观……
隔壁桌坐了一桌人,桌子上的菜几乎满得要铺出来。中间那位大叔fashion得紧,黝黑的皮肤,满胳膊肌肉,脑袋中扎着无刘海小辫,脖子上挂着金链,手腕上束着手串,霸气十足。
大白妹妹眼神好,一眼看出这是老板的造型,就聊起来了。
“我家的面为啥好吃,其他家都是冰冻蟹,我家是活的,每天现拆。一只蟹3两,我一碗面里搁3两半的蟹肉。……每天限量哦,蟹粉用完了就没有了。”
别看阿鑫造型高冷,却挺爱唠嗑,说起面来可爱聊。
在这里买一份面,还送包心狮子头或者炸猪排。分饭君尤其爱这狮子头,埋着一颗咸蛋黄的它,外嫩内糯,咸香可口,拌饭是极好的。
吃完狮子头和猪排,面很快就上了桌。面上厚厚地铺了一层蟹粉,根本看不到面的样貌。从下把面垒起来,层层叠叠,挂汤挂黄,一定要兑上陈醋,鲜甜香浓各种滋味如同寻到了地心引力般,争先恐后地落在了舌面上。
“这个面最好吃是从10月份开始,到来年2月。天越冷,蟹越肥,就越好吃。”阿鑫的旁白,还是要好好记在脑回路里的。
当然,腥味还是有的,但分饭君选择了忽略。
记得小伙伴说过,老上海吃大排档,就要在街面上,进了屋就没感觉了。
我们攒在一张桌子上,吃得稀里哗啦,硕大的室外吹风机也不能吹掉从内至外蒸腾出的热气。
我们大汗淋漓,却畅快无比。
这时候再配上一瓶冰镇维他奶,简直就像小时候体育课结束后,来罐可乐那么有劲。
掌勺的是少东家……偷拍偷拍
我们家很多明星来的。”阿鑫不无得意地说道。
结帐的帅哥是阿鑫的儿子,高大帅气,同样的发型,整条手臂纹得漂亮而性感。
对了,这里还可以微信买单——这可比大多数高档酒楼还与时俱进了。
这是分饭君在开会时候在笔记本上涂的(从小玩杜甫的人啊)……嗯……至少手串有个七分像……
肇周路上还有间很牛的小啤酒吧,分饭君下次再来专程写一盘。
![](https://img.haomeiwen.com/i650387/17a1a6cc81192cc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