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骑车锻炼,看到位以前曾在隔壁办公,后升任基层生产单位经理的男士,好久没见着了,就站在树下聊了十几分钟,话题自然离不开家庭日常生活,莫非就是妻子、房子、票子、儿子等烟火事情。
他去基层有几年了,因为工作交叉少,碰面极少,那天他是在树荫下走路锻炼吧,就不约而巧遇了。
当问到家属状况,他说还是老单位、老样子,好像没什么好说的。我赶紧把话题转向孩子,我们隔壁办公时,他家孩子在上高中,这又好几年过去了,曾听说有年相关局管出台了一项政策,MinHang子弟高中毕业可以自费报考Fei院,(前提是身体条件和学习成绩达到标准)毕业后就业方向系预先签约公司,工作性质签约时就已明确,只是公司从属不同,听说他家是符合条件那五个孩子中的一个。
我印象中他家孩子也应该有二十大几奔三了,大家关心的无非是找没找对像,是否也将要到结婚年龄了。当我把所有家长关心的问题抛给他时,他也无异与别人,先“唉”了一声方开口:“是该找了,而且还是正谈着。”我说:“好呀!总不像有很多到了婚龄的孩子说到这个事,就一口回绝家长,那阵势让谁听了都头大。”
“好不了多少,儿子最近传达给他们俩口的信息是'不着急,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拿什么买房买车建立小家’,听起来遥遥无期,这不是又让我俩心凉半截吗?”
他这话听起来让我感到很是惊诧,随口就问:“你儿子不是放Dan飞了吗?还没听说过干这行的也在顾虑费用问题呢?”何况你就这么个独苗,拿出老底子资助一下呗。”
“资助理所应当,只是儿子所在城市Fang价比我们这里高好多,像他这样的副驾年入也就三几十万,离安家所需要的还差很远,儿子压力也很大。”
说到这里他担心的好像不只单纯是钱的问题,他更担心的是怕孩子缓解不了精神压力。
怎么会这样呢?这可是颠覆了我一贯对特殊职业的收入认知,当我说给他听时,他还是客观认真地纠偏我说:“你不能和咱这里成熟Ji长的来比,再说公司性质、规模、资历也不同,有较大差距很正常,总之孩子压力的确很大,断不了与我们通话时,也会时不时带出来焦虑情绪。”
说到现在年轻人压力大,他作为基层直接管理几百号一线员工的领导,不难了解到大家的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咱们这里近几年招聘进来的,应该说学历、专业也都是层层筛选,严格把关的娇娇者,实习转正后所干工作和收入水平其实与他们的预期也有不小差距,而且像咱们这样的公司,想要提升个人素养和晋级个分队或科级都不容易,慢慢时间久了,很有限的几个岗位即使新老交替也腾不出几个位子,级别又是和能力水平还有直接收益挂钩的,所以年轻人对于个人职业愿望的实现很多人感到渺茫,这也是现在基层干部难当的重要原因之一。
“反过来年轻人对于职业认知,公司归属感等存在盲点,而工作要求又不断在提高强化,经常会使大家总在找不准位置方向而久久陷于焦虑、无价值、不被人看见的消极情绪中无力自拔,就目前来说也会直接影响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其实我们也难,谁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对应指导我们这里的具体情况,只能在摸索中前行,能否稳稳当当“过河”还有待于时间考证。”
他还说:“我们现在能做的也是要把普遍学习、一般号召、统一要求等细化到对个性化了解,支持、调动等老式经验进行优化和探索,争取达到公司要求,同时不能忽略个人合理诉求的具体落实,还要在磨合中疏解我们自己的焦虑,因为这时代变化太快,没有谁能神操作到一招制胜而无后顾之忧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