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我一直觉得,妈妈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家,就是一种思念。
我上学比较早,一直是班级里年龄最小的那一个。11岁时就开始离家,去20里外的乡镇上去读初中。那时就开始寄宿学校,每周回家一次。
后来,去我们市里的高中读书,依旧是封闭寄宿学校,每两周回家一次。
那时,最盼望的就是每周六下午放学,就可以回家了。
每周难得回家一趟,妈妈都会给我改善一下伙食,总觉得我在学校吃饭吃得不好。
再后来,我来到郑州读大学。每次寒暑假,以及五一、十一节假日都会回家。
不管是中学,还是大学期间,每年到了年底小年腊月二十三之前,我总要回家,赶着回家过年。没有原因,就是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毕业后,我留在郑州工作。再也没有在腊月二十三之前回家了,但我每年都要敢在大年三十之前赶回家。
而且每到快过年时,妈妈总会打电话问:今年什么时候放假?什么时候能回家?
不管是节假日,还是过年前回家,我总会提前一天给家人说要回家了。
到了回家那一天,从一大早还没从这边出门,妈妈那边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坐上车了吗?几点能到?我提前去接你?
我每次只能无奈地笑笑:早着呐,我现在正准备出门坐公交车去汽车站坐长途汽车,快到家了我会给你带电话呐。
刚坐上长途大巴,家里的电话又打过来,我甚至有些生气地说:别着急,还没上高速呐!
总之每次回家的一路上,妈妈的电话能打四五个。快到家乡汽车站时,她或爸爸会提前到车站接我。
去年春节前,我终于结婚成家了。
父母家人专程来郑州参加我的婚礼,那也是他们第一次一起来到我上学和工作了多年的城市。
婚礼上,一贯说话爽朗,在任何场所都不怯场的父亲,在把我的手交出去的那一刻,居然泣不成声!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到父亲哭。那一幕,我现在想起来还会两眼发热,终身难忘。
我们家里的风俗规定,出嫁的女子是不能在娘家过除夕的。结婚了,当然就不能在我出生长大的家里过年。我还是趁着假期,在春节之前回家了几天,在腊月29才离开家。
第一次独在异乡过年的我,心里有些淡淡的失落。我期待着正月初二能回娘家,只能也算是弥补遗憾。
是啊,一句“回娘家”,拉远了出嫁的女儿与家的距离。我还是愿意说“回家”,在我的心里,一切都没有变,那还是我的家,永远是我的家。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一切计划。不仅初二不能回家,而且整个2020年上半年,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我也几乎没能回家。
结婚之后,两边的家都要顾及,无形中多出来了很多事情。回家短短的距离,也不再是能说回家就回家了。
这只是一个开始,有了孩子之后,可能回家的机会和时间将越来越少。
今年春节前后,我的宝宝即将出生,今年整个春节,我都要在婆家里坐月子。我也注定不能回有妈妈的那个家。妈妈说到时候来看我,随着疫情越来越严重,不知道到时妈妈能不能来。
女子出生的家,注定不是她最终的家,但那永远是她的家。
怀念回家的每一个日子。
回家的路不长,以后的日子,不论多忙,多累,还要多回家看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