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接到妈妈的电话:“你有没有治胃疼的医生会认识啊!”
一听这话,又是婉约派,一副不好意思麻烦子女的样子。
“什么事?什么情况?直接说。”我不由地有点大声。
“你爸昨晚胃痛一整晚,吃了止痛药和三种胃药也没好,吧啦吧啦……”,还是含蓄内敛,有点客套。
“什么时候开始的?怎么痛?平时有痛和其他症状吗?”,又是直接打断妈妈的絮絮叨叨。
“前天已经痛一晚上了,在胃那里痛,痛的历害,平时没感觉有不舒服,前天才刚痛开始。”终于有点针对地讲重点了。
这就是我们的父母、儿女同一城市住着,可他们却不愿意多麻烦子女,疼痛到无法忍受才吞吞吐吐地联系孩子。
“我半小时后过来,你和爸爸准备一下,在楼下等我,记得带上医保卡。”
终于,联系了消化科主任医师,搀扶着已经痛的驼了腰背的老爸进了急诊室。
听了患者诉说,消化科主任医师并不急着做胃部病患的诊断,而是开单去做胆、肝、胰、脾和阑尾的彩超检查,还有胸腹的X光透视,说是要先排除一下。
接着是排队,好在借“急诊”的“急”,少候了许多时间。但还是上楼下楼,这头那头,我再怎么脚下生风,也拽不了爸爸拖沓沉重的步子,心里再急促也得耐下性子。
检验单子一出来,初诊胆结石囊肿,消化科建议去再外科挂号,这时,已经11点十几分了,爸爸又折腾了一上午,愈憔悴不堪,哀着我说:你跟医生说说,让我先住院,先挂几瓶药,先不痛了再说。
“咳!那也得抓紧时间去普外科取号啊!你和妈妈后面慢慢走,走廊拐角等我,别乱走。”我一路小跑,就是想抢时间挂上个号,
好家伙,普外一科没有号了,普外二科上午的号余3个。感恩!取了号迅速回头牵了爸爸过去。
终于对症了,这么急性、剧烈疼痛的症状,普外科医生根据检验单也诊断胆囊结石并伴有炎症,而不是老爸自以为的吃了三种胃药和止疼药也不会好的胃痛。
但是,拖了两夜一天,老爷子蛮抗折腾啊!无语!医生说:痛的这么厉害,先收院吧!后面可能要动个手术。
“医生!医生!先给我挂几瓶,先不痛了再说。”老爷子不是痛到有点溃败,一般是不会这样喊的。
“那也要先办住院手续,住院部医生对接了才给开药挂瓶”。
“你能不能先开点药止止痛。”
“要住院,就不是门诊开药了,再忍耐一下。不能吃东西哈!”(因为中午饭点快到了,医生特别嘱咐不吃东西)
“没有!没有!这两天痛的不能吃饭,只喝水。”
“水也不能喝!胆囊结石喝了水会更痛。”(又是无语,妈妈心疼爸爸吃不了东西,就时不时让他喝点水)
一问一答,在一旁听着,突然心痛。曾经在心目中那个杀伐果决、严声厉茬的高大伟岸的爸爸终究也开始老的败给一地鸡毛的世俗。
不经意间,我好像经常习惯大人哄训小孩那样口吻和爸爸妈妈说话,他们也开始凡事尽量顺从晚辈。
慢慢地越来越依恋孩子:
“下班后有没有空,绕过来回家一趟,煮了你爰吃的酸鱼汤”
“电视突然不能看了,缴闭路费的地方搬哪里去了?”
“太极拳视频很好啊!你什么时候有空,来帮我收藏在手机里一下。”
“单位分的蛋糕卡,一定要到那家店用,那里的蛋糕都不懂什么好,你什么时候有空一起带我去。”
……
经常有这么的电话,我总是锐历地“直接讲!、”“讲重点”、“唉,你又不懂,我来做”、“那有什么,你随便定”……
我以为那是我的高效简洁,可以对应老人家的不温不火。
殊不知,当父母渐渐褪去年华,套上儒弱的外衣,似乎越来越变得像小孩时,也就是我们要好好牵住父母的手,柔声呵护,善加陪伴的时候。
曾记否!孩提时候,我们小小的手掌儿总是紧紧拽扯住父母的一两根指头,对,只要团住那有力的指头,我们便无忧前行,像握住了整个世界。
现在,我的大手掌却一把就妥妥地牵捏住老爸的五个手指头,他顺从、依赖、信任地跟着我奔波消化科急诊、彩超、X光透视、普外科门诊、住院部。
终于,安顿下来,我柔声笑语:爸爸,胆囊结石是小问题呢!对症了,常规冶疗、动个微创小手术就好了!你的胃没毛病。
挂着瓶,老爷子微鼾渐起,我不禁陷入沉思:反哺之情!我们都动情了多少?
“寸草春晖”说的就是“寸草心不报三春晖”啊!子女的一点孝心,又怎能报答得了父母春晖般的养育之恩呢?
而我们也许总自以为自己已经做的够多够好,真的吗?以上,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