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问文责自负】
今天绝对是个好日子!
因为我发现住家附近,有好几家门店都是今天开张,祝贺的鲜花、条幅挂满了整个墙面。鞭炮声、腰鼓声,好不热闹。
我和lg也是选择今天出去,还有一个月,孩子就要高考了。
而在我们市有一处很出名的景点,梓潼七曲山大庙。它是我们国家本土的宗教——道教里文神文昌帝君的祖庙。所以,每年高考季、节庆日,都会好多人来到七曲山大庙,一为旅游,二为求神祈福。
在《辞海》的梓潼帝君条辞有这样说:“梓潼帝君,道教所奉多主宰功名、禄位之神。”
七曲山大庙最早建于东晋末年,是川蜀的老百姓为了祭祀张亚子所建造。
而张亚子则居住在蜀地的七曲山,北宋咸平4年,也就是1001年的时候,赵恒封他为“英显王”。他是在仕晋战死的,所以,后人为了纪念他,专门修建而成。
在南宋绍兴的十六年时(也就是公元1146年),当时对七曲山大庙进行了扩建。后来,从南宋末到清朝初期之间的600年里,七曲山大庙是屡毁屡建。
而在明朝末年,七曲山大庙里的百尺楼却不幸被毁于一场大火之中。在清朝的雍正十年时(公元1732年),再次被重新修建。
在道教有一个传说,说的是玉帝命令梓潼来掌管文昌府的人间福禄籍。所以,在元仁宗延佑三年的时候(也就是公元1316年),他被加封为辅元开化的司禄宏仁帝君。
因此,按照这个传说来看,梓潼原本并不是一个地名,而是人的名字,是在死后被封为神的,他和天上的文昌星是无关的。
在后来,经过乩坛的一番制作,又在元代加封,所以才与文昌星合而为一,成为现在我们所称之的文昌帝君。
在中国尚文的历史里便有“北有孔子,南有文昌”的说法。
而按照唐朝女皇武则天的历史时期以来,我过历代的科举制度都有着极其强大的统摄威力。
从而也使得我过的读书人在每年科考晋阶之前,一定会到文昌殿去拜祭文昌帝君,以此来保佑科考顺利,能金榜题名,取得一个好成绩。
我所在市区管辖的县城梓潼,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梓潼七曲山大庙,而这座大庙便是有着如此悠久历史文化传承的一座庙子。
了解了它的历史,我对梓潼七曲山大庙有更深的信任感,因为我每年都会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