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残荷,听雨

残荷,听雨

作者: 杏联黄欣焱 | 来源:发表于2019-04-27 14:55 被阅读0次

水,平复了躁动,也消减了几分碧色。一池的秋意,几枝残荷点缀其上,像一幅简约的水墨画。

雨,如约而至,带着一丝凉意,似是给满湖的秋韵来作诗意的诠释。冷清的水面、凋败的荷叶、单调的雨声,这些萧杀残缺的元素和在一起,却演绎出自然的大美。

于是,在一千几百年前,一位诗人夜宿骆氏亭,面对残秋败荷,听雨思友,挥笔写下一首传世佳作:“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从此,“残荷听雨”便成为中国文人的一种精神体验,成为中国文化里一个不可或缺的意象。

有残缺,才显美的珍贵,如断臂的维纳斯。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如人生。

回到那首诗,我们可以想象诗人当时的情形——修竹环抱,湖水清澄,诗人置身在那清幽雅致的骆氏亭,颇有远离尘嚣之感。诗人一直在思念着远隔重城的朋友,由于神驰天外竟没有留意天气的变化。不知不觉间,小雨淅沥而下,雨滴点点击打枯荷,发出错落有致的声响。

秋阴荷枯,本给人一种残败之感,却因了不期而至的雨的敲打,变得充满生机而别有一番情趣。诗人“听”到的,已不止是那凄楚的雨声。枯荷秋雨的清韵,及其蕴含的人生况味,恐常人难解其味。

有人说,“残荷听雨”极为悲凉,有一种无奈中挣扎的味道。有人说,“残荷听雨”意味着对叶绿花红憧憬的终结,这种自觉的终结体验,是一种更加真切的精神体验。也有人说,“残荷听雨”是一种对往事的追忆,这一种残损氛围中的回忆,别具温情。

从李商隐的文字语码中走出来,在下雨的日子里,寻一处残荷写意的池塘,闭上眼,静静倾听着雨打枯荷的声音。在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古曲神韵里品味,不想岁月冷瑟,不思时光萧杀,一种感悟便在心头油然而生,原来,残荷听雨的况味里也深藏着安逸平和的人生,这天籁之音,也是最平凡的声音。

相关文章

  • 残荷听雨

    残荷听雨 贾宋海纳百川 你一夜小雨,激起涟漪 百荷残生一池听绪 许是你漱口落韵,撒满人间 红了芭蕉和玉娇 临风景的...

  • 残荷听雨

    残荷听雨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1、诗歌原文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 残荷听雨

    花无百日红,花开花谢,由盛极衰,纵观历史,朝代的更迭,由原始社会人们开启了由人主导世界的起点,凶猛无比的动物也被人...

  • 残荷听雨

    残荷听雨静悠然, 任她疾风劲雨残。 ...

  • 残荷听雨

    阴雨霏霏 凄风苦雨 雨打荷塘 点点涟漪 残荷败柳 池边低迷 花开一季 芳菲散尽 枯枝烂叶 风中颤栗 折茎沉沙 化身...

  • 残荷听雨

  • 残荷听雨

    雨,淅淅沥沥的,在深秋的季节里,驱赶着那点点残留的暖意。万物萧瑟,多了些苍凉,心里空落落的,顶着潇潇的雨,不由得来...

  • 残荷听雨

    把寂寥写得唯美,哀而不伤,不是件容易的事。好在中华自古雄才辈出,不乏佳作。譬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山盟...

  • 残荷听雨

    今年的秋天来得有些措不及防,往年这个时候还有些热呢。走到川大的荷花池旁,荷叶已经在慢慢凋零了,但看上去仍有一番景致...

  • 残荷听雨

    来广州一月,难得有今日里“明媚”的阳光,偷偷的溜出门,打算去那个荷花池塘边转转。 太阳西斜,花木静静地沐浴着阳光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残荷,听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kk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