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感觉生活像一团乱麻,越来越疲惫,讨厌肚子上的肥肉、讨厌毫无头绪的工作、讨厌纠缠不清的感情、讨厌低质的人生,不知道如何改变,甚至,讨厌自己。到底是什么让我这么纠结?
直到看到了那本《断舍离》,我想我找到了改变的答案。
最初以为这只是一本关于整理术的书,只是简单当做了消遣和关于家务整理的读物。但是没有想到这本书引起了我这么大的共鸣和对这些年来自己生活的反思。
《断舍离》强调了一个观点,生活就和人一样,核心是“进”“出”的反复循环,只有不断新陈代谢,才能迎来焕然一新的人生。这让我不禁回过头来反思起了这几十年的人生。
从小母亲就一直教育我“天生我材必有用”,他们那个岁数的人从物质匮乏的年代中走来,普遍认为物品和人都着说不清的缘分,只要到了手里的东西一定有他的价值。受母亲影响,自己几乎从来不扔东西,衣服尽管买的并不多但却在衣柜里堆成了小山,有的物品甚至用了几十年,记忆最深的是刚上班的那几年还穿着一些高中的衣服,同事们到处都是不可思议的目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能够确切的感觉到自己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在增长,但是我的需求与固守的观念在僵持,塞满的购物车与塞满的衣柜在博弈。尽管也在试图改善这样的生活,但在心底最深处的某一个角落,你知道自己无法逃离这样的纠结,这让你挫败、无奈而又懊恼的纠结。
直到看到这本书,我突然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新的看法。想想身边的一切,明明已经是那么不喜欢的东西,我却还是苦苦地不放手;明明是已经过去的感情,我却还是一直留恋不能向前看;明明是一开始就知道不想做的事情,我却还是坚持着、忍耐着浪费自己的时间;明明是已经不想再吃的东西,我却还是以害怕浪费为由伤害着自己的身体......我以为自己懂珍惜,以为自己重感情,以为自己性格好,以为这些都是我的美好品质,却没有意识到,正是这些我以为的“美好品质”一直在消耗自己,拉扯自己,伤害自己。
突然明白,想要新的人生,不是有了“入”才能“出”,而是有了“出”,才能入啊!
我想所谓断舍离,除了扔东西,保持精简朴素的生活方式,更大的意义在于把生命中冗余拖累的物品、思想、情绪清除出去,鼓励自己不要把注意力过分放在这些身外之物上,而是腾出注意力和精力放在那些真正对自己重要、喜欢的东西和事情上,过真正清爽、放松和有主见的生活。
我想所谓断舍离,就是要关注当下的自己,放下对往事的偏执,放下对愈行愈远的人的遗憾,放下已经离去的感情,放下过去那样纠结的生活,原谅过去那个不完美的自己,把自己从垃圾堆一样的卧室和生活中拯救出来。精简生活,珍惜当下拥有,慢慢让身边围绕的一切都是自己热爱和喜欢的,提高生活质量,保持健康的身体。当周围的一切都是你所热爱的,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自信、思路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想要这样清爽、自在的人生。
我想,我应该改变了。
看过这本书后的一个月里,一点一点,我清理了自己的衣柜,整理了卫生间,收拾了家里大大小小的抽屉,对购物逐渐失去了兴趣,也越来越意识到,不管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以往的自己输入太多、想的太多,而输出太少。我开始有意识地工作、码字、记录、复盘,生活逐渐有了新的面貌。
我想,有很多人也和平凡的我一样,像被生活的水草缠住了双脚,沉沉浮浮间迷茫着、挣扎着、纠结着、失望着,不妨看看这本书,给自己找一个出口,和过往和解告别,去奔向新的人生方向。
打开人生的出口,和过去的自己说再见,努力不再纠结。感谢这本书《断舍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