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百字瞻瞻99: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为人己愈多

百字瞻瞻99: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为人己愈多

作者: 一格时间 | 来源:发表于2020-11-04 10:03 被阅读0次

    百字瞻瞻:道德经与孩童生长99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 第八十一章》

    圣人没有任何保留,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充足;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加丰富。自然的法则,是有利于万物而不加以损害;圣人的法则,是有所为而不彰显竞争。

    老子说圣人效法的是自然法则,“天之道,利而不害”,只在与人为善,而从不损害于人。所以,当圣人效法天道时,就不会吝啬于与人分享,会更多的关怀和给予别人。从哲学的角度讲,只有无所积,天地万物的能量才会因此流动起来,并由此通达生息。

    《易经》“同人卦”说:“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同人于野,亨。”事物之间是不可以阻隔的,所以要与人聚合,与人相交于天地之间,心无所私,是君子修为的正途。

    在“同人卦”之后“大有卦”说,“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意思是说,大有的作风是刚健又文明,顺应天之法则,因此“与人同,万物归”,而通达元亨。

    可见《易经》所推崇的君子品质,很符合老子心目中圣人的样子。老子认为在人格修养上,我们不需要刻意地努力,只要顺应了“道”即万物之自然法则,回归了“德”即个人之天性禀赋,人就会自然而然的化育生长。

    因为顺应了自然法则,不仅在行为上是“为而不害,利而不争”,在最终的结果上更是因为帮助和给予了别人而使自己更加的丰富和深厚。那么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老子说需修养的内心虚空静笃,放下嗜欲杂念,怀素抱朴。

    在物质生产丰富与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要守持住自然本性,修养虚极静笃,不为外部所扰,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家庭教育方面,孩童的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更需要父母能够静下心来慢慢陪伴。

    苏轼有一首题为《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的小诗,“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东坡先生说,简单的菜疏,简淡的茶香,人间真正有滋味的,就是这清淡的欢愉吧。面对人间面对世事繁杂,也许我们仍然有机会,持有那一份清旷闲雅的心境。

    亦或许,在这“人间有味是清欢”心境下,父母更容易启明出顺应孩童生长之道的智慧,明晓《道德经》本章“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的修养法则。而父母自己也在顺应孩童本性生长中,悄然丰盈富足起来。

    也许这正是《道德经》“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对家庭教育和孩童生长的启示吧。

    天下父母,与孩同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字瞻瞻99: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为人己愈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nw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