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澳门
人文风采/我们背后的人儿

人文风采/我们背后的人儿

作者: 飞鸟渡 | 来源:发表于2016-11-09 12:34 被阅读0次
    图为澳门氹仔新码头主体工程扩建项目摄像澳门振华

            挥洒了几个春秋的汗水,留下了无数的点滴和身影,这个属于澳门、属于振华、属于我们的标志性工程胜利完工了。凝望着这一座由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的耗尽心血的海陆空三栖世纪码头,在某种意义层面上她和所有的城市又是那么地相似的,都离不开一群默默辛劳的人儿的努力,他们使我们的环境更美好,却也最容易被我们所遗忘。

            这段时间我行走在地盘和口岸边检大楼,总是能不时地看到他们,然而他们却已是收拾着家什准备归去。曾经嘈杂的嗓门口音和酸臭的汗味经常引来了许多周围人们的抱怨,或许是因为我在进入管理岗位前,足足有数年时间是与他们这一些人直接工作生活在了一起,让我对这个大群体有了更多的关注,也有了更多的感触。

            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可住进去的不是盖楼的人。


    图为澳门氹仔新码头主体工程扩建项目开工大吉摄像 彭曦

            黝糙的皮肤,烟黄的牙齿,浑身大大小小的疤痕,手掌的裂痕,布满血丝的瞳孔,早灰的鬓角见证了这个群体生活的工作生涯。中国千千万万个普通民工,他们有着近乎相同的衣着打扮,戴着或红或黄的安全帽,每天他们地生活就是与钢筋水泥打交道,每天都有洗不完的脏衣服,他们建造了一座又一座的高楼,自己却可能永远都买不起城市的一套房子,他们修了一条又一条的公路,自己却不曾走出去好好看过外面的世界。他们普通而平凡,渺小卑微得生活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生活在光彩夺目的城市背后。


    图为澳门氹仔新码头主体工程扩建项目 摄像 彭曦

            老黄是地盘里的一个老焊工,说是焊工,老师傅其实也基本什么活都做。他们公司组织住在珠海关闸附近,十人人合住一间集体宿舍,每个人空间狭小无比,更谈不上私人空间。每天成群的步行过关进澳门。唯一的娱乐就是桌上散装的带客花生和几瓶叫不出名字的廉价白酒,还有就是每月底出粮之后去个小馆子和工友们凑钱好好吃一顿饭。在偌大的繁华都市里,他们生活得甚至乎谈不上普通,想念着遥远老家里的娃和媳妇儿就是他们的奢望和寄托。

            我亲眼看到过老黄一次受伤,手被磨掉了很大一块皮,被机器碰了一下血流不止,也从网络上看到过、从他口中听说过很多工人受伤的事。似乎这样的事再平常不过,他就自己从旁边的工具箱里掏出一瓶药水,熟练的消毒和绑扎绷布。咧着嘴对我傻笑,我似乎能看到他嘴角肌肉因为疼痛牵起的皱褶。他说大伙一些小点的伤损都懒得消毒料理,只是任其自生自灭般发展,有时候会伤口发炎溃脓,小伤口但看起来也挺触目惊心。他告诉过我,这点伤算不得什么,又没进医院或者出人命。不能轻易报伤,报了休息那几天的工钱就铁定没了,休息的饭钱还得自己张罗,在工地里还有公司自己炒的盒饭吃。工人怎么可能舍得出钱!

            他们夏天要顶着近40度的高温,挂在十几米的曝晒的空中,两手举着工具,有时汗水流进眼睛也没有手擦。对自己念叨着菩萨保佑,家里还有妻儿老小都靠着自己呢,不能有事。行走在几十米高的高空,生命脆弱得随时都有危险,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会先来。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去指导他们规范的工艺技术,去完善他们的安全保障和教育他们更多的安全意识。

            安全主任可能只有一个,但无论在什么岗位的我们,都应该为他们承担起安全督导的责任。项目有无数个,每一条生命却是十足宝贵!


    图为澳门氹仔新码头主体工程扩建项目安全巡查 摄像 彭曦

            老黄的账本简单得只有几张油纸包着的从笔记本上撕下来折了又折的横线纸,一笔一划地记着他带的班每天拼了多少榀桁架,点了几个焊口,用了多少条焊条,赚了多少钱。他说澳门这里好又不好,工钱比别的地方高,说的时候他咧着嘴笑,但经常都得按时上下班工作8小时,多点都不行,因为他们听我们这些知识分子告诉过澳门加班有额外系数的加班费。工头不舍得这钱,他很希望工头一个电话让他过来通宵干活。

            老黄去年做了一个小班长,负责每天打电话通知上工,他们对于QQ微信几乎没有接触,有些年纪大的连短信都不一定会看,大多数用的是最简单的老人机。老黄老实憨厚,什么脏活累活别人不愿意干的他都替上。相处久了,大家相互熟络了,也建立了某种情谊,闲暇之余开开玩笑,老黄聊到的话题便也离不开工地上那点儿事,谁今天没来上工,谁家孩子考大学了……虽然不认识他口中的那些人,却也慢慢记住了名字,然后跟着他笑,附和几句。他娃一通电话喊爸爸时,应该是他笑得最开心的样子了。简单纯朴的生活内容,仅此而已。


    图为老黄做班长的工表

            他们是正在老去的一辈,也是让我敬佩的一辈。

            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群拼命做事却挣不到几个钱的人儿,是群付出了许多也应该得到应有尊敬的人儿,是一群曾经在城市里被很多人嫌弃的农民工。他们没有办法挽救国家与危难之中,也没有为社会捐献多大的财富,但他们建造起来的高楼大厦,他们平凡而朴实的生活态度,对苦难的隐忍与承受是一个伟大的民族都应该为之动容。

            我知道,没有什么可以一蹴而就,农民工的现状不是轻易就能改变的,就像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至今仍有残余。

            澳门是个繁华的国际性城市,接涌不绝地笋冒着昝新的建筑。在口岸的边检大楼里,来来回回地都能见到许许多多的他们,走了的,刚来的。或许,谁也不会对谁留下过多的印象,然而,请记住他们为这座城市留下的许多印记。

            而这,或许是我这一篇文章所能做到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文风采/我们背后的人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nz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