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学毕业之后,才开始频繁光顾电影院的,那时候人生阅历浅,对于一部电影只能单纯地表达,故事好看或者难看,情节合情合理或者逻辑紊乱,男主帅气,女主漂亮,或者主角们其貌不扬,结局是he还是bd,三观炸裂或者三观超正,从这些浅显的角度,发出我作为观众的点评。
当看到这本《24帧心灵密码:电影中的心理学》,我才发现好的点评,不仅仅包括我上文所提到的个人观感,还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走入另一个电影背后的光怪陆离的新世界。
全书不光有从导演、演员、电影人的角度进行心理解析,也从情欲、正邪、疯癫的情节进行探讨,更有从银幕、现在、未来等跨度出发,在电影情节与心理学的知识进行激烈的碰撞,产生别样的火花,让人惊艳,原来电影也可以是这样生动解读,入木三分,又引人入胜。
作者在书中提到,一位著名导演的作品,往往带有他个人很鲜明的特点,王家卫导演的求而不得,李安导演的格格不入,宫崎骏导演的超凡脱俗,陈凯歌导演的少年孤独,等等等等。
当我们带着这样的滤镜心理,回过头去观看他们的电影,发现那些朦胧之美,更增添了几分真实感,不再一味浅薄得只关注故事三观,更多的是通过现象看本质。
在王家卫电影里,最美的阶段不是两个人轰轰烈烈相爱,然后幸福得生活在一起,而是那些苦苦追寻不得,暗恋在心口难开的体验,看着红尘男女痴嗔怨怼,观众能很容易被唤起共鸣。
他甚至把求而不得也装扮成一种美好,我曾经认为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后面觉得就让花好好得开在枝头,存在于我的记忆里吧,总比凋零枯萎后,烂在我家房后的臭水沟。
没有得到,也就无谓失去,没有在一起,也就不会有分开,没有开始,自然就不会结束。
说到电影里的心理学,自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心理学衍生出来的艺术作品,比如我最喜欢的英国男演员詹姆斯·麦卡沃伊的《分裂》,当他颠覆形象,一人分饰八角,表现出令人炸裂的演技,我也开始想,这个所谓的人格分裂,究竟是如何而来的?
作者通过电影入手,带我们进入心理学的领域,认为多重人格有两种可能的来源,一是童年创伤,二是人为创造,前者是患者的主观,后者是环境的客观。
当看到这个结论之前,我一直以为,是患者的童年阴影,导致了现在的人格分裂,可在看了文中,关于心理治疗师的诱导和流行文化氛围的烘托,确实也会让人潜移默化得改变而你还会以为这是自己的选择。
记得曾看见报道上写某国的电视电影是文化入侵,是精神鸦片,是奶头乐,会腐蚀人的心智,会改变人的三观,让人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点特别值得警惕。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