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面对历史棋局,我是“旁观者迷”

面对历史棋局,我是“旁观者迷”

作者: 不是什么都能逗的 | 来源:发表于2023-03-21 16:13 被阅读0次

    钱锺书在《围城》中说:“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用这句话来形容历史也颇为恰当。

    我们常说“以史为鉴”,好像认真研究历史就可以避免重蹈覆辙让人类社会行走在正确的轨道上一样。

    其实,那些看似偶然发生的历史事件,背后都有必然的因素在起作用。如果说历史是一盘棋的话,并没有那么多的昏招臭棋可供人饭后谈资。这也是我看《历史的棋局》时的蕞大感触。

    这部由《国家人文历史》期刊社编著的历史类通俗读物,秉承着其一贯的“真相、趣味、良知”的理念,以深入独到的专业解读为我们揭开了一个个历史事件的面目。很多文章读完后让我豁然开朗。

    比如第一篇的《夫差为什么会放过勾践?真的是因为西施吗?》,我们见到的蕞多的说法是夫差惑于美色,刚愎自用,而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越国的公关运作和战略忽悠被拔高到了中国史上的顶尖水平。

    但是本文通过对吴越国势的分析告诉我们,吴国也是有苦难言。越国地形不利,急于抢占杭嘉湖平原以对峙吴国;而吴国西邻强楚,北邻霸齐,对越国只能是采取暂时防御的策略。

    后来,晋吴结盟共同对付楚国,楚国只好扶持越国以增加吴国战略负担。随后的几十年,吴国与楚国、越国多次交锋,国势渐衰。公元前494年越国伐吴失败,为保存实力请求和谈。

    伍子胥看清了越国诈和的意图,坚决反对议和,但是他却看不清吴国自身的迫切需求:越国尚存一定兵力,灭越不易;越国仍有山地里百越部落的支持(百越部落贡献出西施这样的美女说明民心未弃),民心不失,即便征服了越国,也难以有效利用;战事如果拖久了,其他国家会趁机背后补刀。

    所以吴王夫差接受和谈是为了保障本国利益,并非短见。如果不是后来他一意远征中原,又逢吴国遭遇灾荒,吴越长久和平共处确有可能实现,也就不会有后来勾践复仇成功令夫差成为笑柄这样的历史故事发生了。

    类似的精彩观点还有很多。比如刘邦开国后给人以大杀功臣的印象,其实他进行的是教科书级别的削藩操作。他在获得压倒性优势之前完全隐藏自己的意图,隐藏到韩信、英布这样的顶尖人物都心存侥幸。哪怕获得压倒性优势之后,他仍然用最小的成本去削藩。与之相比,后朝朱允炆和康熙的削藩业绩就逊色多了。

    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是看了《历史的棋局》你就知道,历史上很多人下的那些棋其实都很高明,反倒是后人因为对史实掌握不详而妄加评判居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面对历史棋局,我是“旁观者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pm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