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躁蹬,以此为归。"作家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的一席话无疑为我们阐明了文化的真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悠悠长河,包罗万象又如澄明之镜,映照古今。奋斗的新征程上,我们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光荣梦想;时代的大变局中,我们亦当以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心灵皈依。
文化为心灵之归。"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春秋》之语如涓涓流水熨帖心灵,让我们明白自己从何处来,又该向何处去。华夏大地,炎黄子孙,我们头顶羲和与望舒的传奇,身经盘古与女娲的开拓,闻张骞丝绸之路上驼铃声声悦耳,诵唐诗之壮丽与宋词之清雅……醇厚怡人的华夏之美,为每一个中华儿女提供了发现美的眼睛和滋养心灵的土壤。让我们得以在奋斗的路途上不忘初心,在喧嚣的环境中永葆安宁。
文化为发展之归。求索于历史长河,探看古今间的隙,我们不难发现当今世界与先贤所处时代中的共通之处。"数罟不入滂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的哲思正与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观不谋而合。"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的箴言也正是当今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现实的真实写照。新时代领路人曾经说过: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系,借先贤哲人的深刻思想做滋养,中国才能日益发展为葳葳蕤蕤的参天大树,最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文化为民族之归。"文化是生命的花朵。离开生命本原,文化不过是人造花束。"作家周国平的这番话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君当见,故宫文创频频出圈,河南春晚引发好评,李子柒的古风短视频风靡全球,敦煌莫高窟借 3D技术飞向人间……归根结底,文化依旧是人的文化。我们不仅要看向过去,更要将更远的目光投向未来。让创新与传统齐飞,令文化共时代一色,这是新一代青年人从前辈们手中接过的接力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应被高置于神台之上,不能被困囿于书本之内,而应被投入火热的现实生活之内,被置于伟大的崭新时代之中,如泰戈尔所说的那样,在新时代的土壤上生发,并最终绽放出十万朵怒放的蔷薇!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同不腐流水,生生不息。她润泽着国人的心灵,助推着国家的发展,更守护着民族的精神,未来也必将在我辈青年的努力下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将对人类命运的回答由点到线,传与环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