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我的2017始于一个“微梦想”。
2017年1月2日,是元旦节的最后一天。
我内心酝酿着一个冲动——我想耕耘“一亩田”,和世界说说话。
于是,我开通了“梦婕逻辑”公众号,开始了2017年100篇写作计划。
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这种发自内心、有点不一样的小冲动——可以叫做“微梦想”。
02
Angie的新书《学习力》里谈到,电影《遗愿清单》让她想要过上“有趣的人生”——每一天都过得不一样,于是她提出了一个叫“微梦想清单”的概念。
面向一生许下的梦想很大,那面向一天许下的“微梦想”呢?
Angie回想起了20几岁的时光里,那些想做却没有去做的事,将它们列为了“微梦想清单”,每天完成一项:
写一首诗、跑步13公里、写一封感谢信、去城市最远的餐厅吃美食……
在完成这些“微梦想”的过程中,Angie每天都过得很有趣,她的人生也在悄悄变化。
现在,她是一个年入百万的宝妈。

03
“梦想”这个词充满着希望,也充满着距离。
对于很多人来说,实现梦想意味着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有人将梦想比作夜空中明亮的星星,耀眼却遥不可及。
但为“梦想”二字加上“微”字后,那个遥远的星星被掰成了一粒粒的小星尘,洒落凡间,我们只要稍稍努力,就能拾起这些“星尘”。
因此,“微梦想”是我们内心深处想实现却还未去做的愿望。
制定“微梦想清单”并一一实现,可以为我们带来实现梦想的快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甚至,我们可以通过实现微梦想,从而实现人生最大的梦想。

04
怎样制定自己的“微梦想清单”呢?
Angie在《学习力》里谈到七个维度去构思自己的微梦想清单:

这7个维度分别是:
1.小确幸
“小确幸”一词出自村上春树的随笔,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由翻译家林少华直译而收入现代汉语。
小确幸的关键在于“小”,感到幸福时间在3秒至一整天不等。可以是吃妈妈做的美食,可以是陌生人眼中一个善意的微笑,还可以路边偶遇一朵点亮心情的野花……
留意并收集生活中的小确幸,可以让心中充满感动和感恩,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
如果用于拟定“微梦想”,可以尝试“吃做一顿美美的早餐”“拍下天空的云朵”“放空10分钟”等等,去体验生活中的小幸福。

2.新的尝试
有什么事是你想要尝试,却没有去做的呢?
向陌生人说“hi!”
向心动的女孩儿要微信;
还是去尝试一道未曾吃过的黑暗料理?
这些尝试都不难,但需要你鼓起一点点勇气,或花费一点点时间,你会发现,每天都充满了期待。
3.深入探索一件事
许多人都羡慕大咖,却总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沉淀知识。
那如果我们每天都钻研一点呢?
将计划分解在每天的微梦想中,我们可以一步步向大咖靠近,渐渐成为其他人眼中的专家。
比如,“每天在知乎上回答一条问题”“每天搞懂一个概念”。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持续行动,用量变带来质的飞跃。

4.整理
整理分为有形和无形。
有形的整理即指看得见的实物整理,比如桌面整理,房间整理;
无形的整理即指不可见的整理,多指内心的整理,如对思路的整理、生活的整理。
5.关系
无论是亲子关系、亲密关系、还是亲友关系,陪伴是最好的告白。
在列微梦想清单时,可以想想有没有想见却很久没见的亲友,有没有一直想要建立的关系,有没有想陪伴的亲人。
比如,“去见一个十年未见的好友”“陪外婆去欣赏春天的美景”。

6.梦想拆分
将大梦想拆分成小梦想,再拆分为每天都可以实现的微梦想。
不是一口吞下大象,而是一口口吃掉。
比如,大梦想是“环游世界”,那小梦想就可以是“每年去一个城市”,微梦想就可以是“每周去所在城市的一条街道探索”。
7.习惯强化
想要养成运动的习惯?想要养成看书的习惯?想要养成写作的习惯?
将这些习惯列在每天的微梦想清单里吧!每天完成一点,逐步加量,渐渐就会将这个习惯融入生活,不做就不舒服。
当然,刚开始的时候,建议从“微习惯”养成。
比如,每天做一个俯卧撑;每天写一段小诗;每天阅读一个番茄钟。
先建立做的信心和兴趣,完成起来就轻松许多,也更容易坚持。
从以上7个维度打造自己的“微梦想”清单,让2018年过得与往年不一样吧!
生活本就丰富多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