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内心处理期
上文最后说到接收期和内心处理期的同理断裂,这两个时期又被分为六个亚期。
2)内心处理期(Internal Processing)
内心处理期包含了治疗师的体验和对双方沟通过程中的信息的分析。其间治疗师反省其内在反应,并利用这些反应来理解患者的体验。
内心处理期也分为三个亚期。
亚期4, 容纳-分离期 ( Containment-Separateness)
这个时期治疗师有双重任务:
1)治疗师需要能够容纳和忍受他意识到的想法、感受和冲动(Bion, 1959) 。这个阶段治疗师能够意识到自己体验状态的变化。
2)治疗师必须能够有效地和他即刻的体验分离,从而让自己能够观察和思考在和患者投射认同互动中的自己的体验。治疗师要能达到这种成功的分离,它必须是不仅仅能够容纳投射认同的体验,而且还必须有能力建立起有效的“心理距离”(psychological distance), 避免交流中的压力、冲动影响到自己的工作自我。(Greenson, 1960)
当然了,这时候的同理断裂就便表现为治疗师不能接受投射认同制造出来的情绪、感受和想法,从而开始使用自己的防御机制。也就是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心理距离/
建立心理距离要注意三点:
1)治疗师能够悬置对那些自我厌恶的自我表象的超我批判(Fliess, 1942);
2)能够让当前的体验,无论是如何的不舒服,不过度威胁到自尊,威胁到治疗师原来的正性的自体表象;3)治疗师能够理解到内摄认同是暂时的。
建立起分离感的治疗师能够降低投射认同带来的压力。并能够确定自己是自己情绪的主人。(Ogden, 1979)。
建立起有效的分离的主要问题在于持续的“有问题的容纳”或者只有容纳,没有分离。
比如说,一个正在接受培训的年轻治疗师给一个慢性抑郁的患者作治疗。第一次治疗会面后治疗师感觉到无力感,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帮助患者“改变”。他很快得出结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共情”不够,无法和患者建立起情绪的沟通。
从而在治疗中他开始带着这个观念处处表现出丰富、温暖的情感体验。从而他无法回到治疗师的位置上,观察在治疗室里面发生的一切,无法利用自己的反移情反应但是来理解到患者最核心的体验——患者的体验是感觉到这个世界是无法改变的、没有希望的。
这恰恰便是初次见面后治疗师体验到的对治疗前景的感受。
亚期5,加工模版期(Working Mode)
加工模版这个术语来自Greenson,是指治疗师内心建立起了一个患者的复制品,(模版),并对此复制品进行调整。这个内心模版是由患者的外观、情绪、生禁用词语验、行为模式、态度,防御、价值观、幻想等构成的。在倾听过程中,内心模版会影响到治疗师的注意力。(Greenson,1960)
对内在模版的加工、处理是一种同理倾听的方法,让治疗师理解了患者的某些材料所带来的情绪,这是通过其他方法无法达到的。
Tansey & Burke在Greenson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加工模版”的内涵,认为它也包括了治疗师自己的内心模版——治疗师的固有的自我表象。倾听的时候患者的体验退位,治疗师的内心模版成为中心,治疗师的关注力放到了自己的体验上。
在这个时期的治疗中,对这两个模版的处理,可以让治疗师能够更好的理解患者。这个时期治疗和关系的建立,为以后的领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这不容易,所以治疗中经常在这个时期会有很多摆动。
这个时期常见的同理断裂有两大类型:
1)最基本的问题是治疗师无法对两个内心模版进行分析。从而造成的结果是治疗师和患者会感到治疗是片断的、无方向的、不完整的。
2)只处理了一个内心模版。一般来说是处理和患者投射过来的内心模版。所以治疗变成了治疗师自身的很多问题“传染”给了患者,或者是在通过治疗患者来解决治疗师自己的问题。
亚期6,同理连接期(Empathic Connection)
在这个时期,治疗师能够发现究竟他自己在互动的体验有多少程度上是由投射决定的。
治疗师的首要任务是判断是否在他自己和患者的情绪状态中存在着某种连接或呼应。
主要是判断,治疗师和患者的互动配合(interactional fit)的三种类型程度多少——
1)一致性认同;
2)互补性认同;
3)既有互补又有一致性认同。特别是遇到施虐-受虐的患者这种情况容易出现。(Racker,1957)
此期的第二个任务是治疗师要判断治疗中沟通的潜意识和意识含义。一般来说,有两类含义会出现:
1)通过投射认同,患者正在和治疗师沟通的是什么。其动力学意义是和患者激活了的早期体验有关,或者只是和治疗此时此地情景密切相关?
2)患者通过投射认同这种形式和治疗师沟通的时候,患者自己的感受是什么?
这两种意义,治疗师只能通过对两个加工模版的利用才能确定。
此期的第三个任务是治疗师要评定在什么时候和患者沟通自己的同理理解,如何沟通,沟通什么内容,这个评定过程中一定要和治疗目标结合。
通过同理理解,患者的投射认同的循环被打破,开始获得领悟。
新的、成熟的人际关系模式被内化,从而成为患者寻找生活中人际关系的一个模版。
同理连接期一开始的时候,治疗师经常会回到以前的阶段中去处理模版。到此期末了的时候,治疗师需要把加工模版变成未来取向的。
同理连接期治疗师常见的同理断裂,是治疗师无法评定他对自己和患者的体验的一致性或者互补性回应。他无法理解内在的、固有的交流基质。需要强调的是,这时候的评估虽然不能保证同理过程的成功,相反,往往是由失败的情况发生,但是准确、直接的评估是治疗师有效利用前一阶段的那两个加工模版的基础。有时候,治疗师不能理解到上述两种投射性认同的含义。
我们知道,患者通过投射认同其实要传到给治疗师一些语言无法传达的东西。
(Tansey & Burke, 1985; Ogden ,1979, 1982) 无法理解患者投射认同体验的治疗师很难保持和患者的同理关系。
(三)沟通期
这个时期主要是通过交流,治疗师把经过内心处理的东西归还回去给患者。口头和非口头沟通中的投射认同已经被治疗师处理。
此期的出现意味着一个问题的解决。沟通期的问题往往是前两个期问题的残留。故沟通期的同理断裂没有它自己的特点。
随着新的焦点问题的出现,治疗沟通又开始进行接收期-内心处理期-沟通期的循环,直到治疗结束。
来源:https://www.liluntuanti.com/2022/07/21/同理、反移情、投射认同(四):投射认同的循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