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4日 星期五 晴 阅读时间:40分钟 专业理论书籍阅读打卡第三天
图目:《读懂儿童的思维——支持自主游戏中的图示探索》
内容:第一、二章节(重读)
关键词一:图示
在心理学和认知科学领域,图示被描述为一种思维或行动模式,一种组织系统或一种感知新信息的心理结构。
皮亚杰的发展理论指出,儿童在游戏中通过不断重复的模式和动作来建构一系列图示或认知结构。
思考:图示,是不是可以简单地理解就是儿童在重复的游戏过程中的模式?他们都具有比较典型的特征。阅读这本书最主要的是让我们认同儿童的不共同模式,也就是不同游戏图示,以期对儿童的游戏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观察儿童游戏时能够持有一个正确的理念时不再阻碍或者制止在成人眼中“调皮”“危险”的游戏行为,采取相应的策略支持和拓展儿童的经验,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二:搬运图式
搬运:把东西拿起来,移动它们,然后把它们放下或扔掉。
思考:日常活动中孩子们经常会利用各种材料或者设备把进行搬运工作。比如,利用自行车把球从A地运到B地,往返重复,乐在其中。原来这就是搬运图式,我们经常会疑惑,孩子们为什么要把玩具搬来搬去?想用它搭积木?做道具还是别的?孩子们让人疑惑,甚至有时候会有些莫名其妙。原来,孩子的游戏并没有我们成人眼里的那么多的目标和意图,他们享受的是纯粹的把东西搬来搬去的乐趣和满足。
关键词三:游戏中的教师角色
关注儿童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并认可和扩展他们的天赋(即使他们的行为让我们感到困惑),这就是我们想在儿童的学习中扮演的角色。
思考:安吉游戏最打动我的是其在一对一的倾听中对每一个孩子的尊重、理解和接纳。作为幼儿园教师,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我们扮演的应该是一种什么的角色?我想很多老师或许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因为我们习惯了以成人的角度去看孩子,我们认为孩子还小,需要我们教,他才会。可事实是这样吗?从教尽二十年,从懵懵懂懂的被动痛苦地接受到现在的由衷喜欢,乐在其中,究其原因无非因为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罢了。
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人,天生就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他们所有在成人眼中的迷惑行为都有其道理,只不过你我太过愚昧,看不明白罢了。
图片观察:日常游戏中的常见搬运图式
图一:三个小男孩,在一个大浴缸里放置了一根PVC管(对半切分的)作为水道。水道一头高高翘起,三人拿着小杯子从另一个装满水的大盆子里不断地把水从翘起的一头往下倒,看着水流入大浴盆中。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游戏镜头,多发在沙水游戏中,幼儿园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程雪琴老师在教研活动中追问年轻老师的那个游戏现场就是搬运图式,孩子们在沙水区把不同的小物件从搭好的滑到上滑下,一次又一次重复,专注而投入。
图二:来个小女孩,一个坐在带轮子的箱子里,另一个则推着她往前走,箱子里的女孩笑得特别开心。
又是一个特别常见的游戏画面,为了收拾方便收拾积木,幼儿园层让电工在装积木的筐子底部装了四个轮子。户外活动时,总有孩子喜欢坐在里头,由着另一个孩子推着狂奔,特别开心。
图三:两个小班的小男孩,弯着腰,各自推着一辆玩具车前行。
其他:小班的小女孩手里挎着三个小水桶,低头走着。两个小男孩抬着跳垫子走着;两个小女孩拉着一张黄色的布条跑......
思考:书中列举的图片中的游戏镜头都是每天都会在幼儿园上演的游戏现场,想要更好地辨析什么是搬运模式图片阅读很关键。
小妖:各种图式解析看着有些迷糊,似懂非懂,三天,每天都在前两个章节中翻来覆去。今日,又有了新的收获和感触。感谢如此可爱又坚持的自己,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