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过程会出现很多挑战性行为,有些真的是挑战性行为,有些只是不被大人接纳的行为而已。
图片来自短片《鹬》1.
女儿和她闺蜜都很爱臭美,经常自己偷偷化妆,甚至用颜料化妆。有时化得可爱,有时化得像小丑。
大人不大接纳这种行为。一个女孩爸爸直接厌恶的说:“化得丑死了”。另一个女孩爸爸数次肯定的说:“你自然而然的样子是最美的”。再后来,两个女孩在一起又想化妆时,第二个女儿自信的说:“我不用化妆就很美。”
语言的力量真的很强大,可以直接摧毁一个人的自尊自信,也可以为一个人建起坚固的心理城墙。
两个女孩爸爸处理方法完全不同,一位只看到负面行为并进行否定——顺带否定了孩子,对问题处理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挑起孩子的情绪;另一位爸爸没有评判孩子行为的对错,他看到了孩子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希望自己美美的,首先肯定了孩子是美的,然后引导自然而然是最美的。
否定与肯定带给孩子完全不同的心理体验,一个增加自我怀疑,产生不安感、羞愧感,这样的感觉加深起来就是我是不好的;一个增加自我肯定,确定自己是被接纳的,是美的,是好的。
这种自己觉得自己是美好的感觉对一个孩子自信心的塑造太重要了。年幼的孩子还没有形成稳定性人格,她要靠外界的肯定性投射来形成凝聚型自我,当稳定的自我形成后,能积极乐观的面对外界的各种难题和挑战。
寻找不接纳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2.
一次女儿和她好朋友在我家看电视,朋友哥哥敲门想一起看,两个孩子拒不开门,恼羞成怒的哥哥从门缝里扔石头,并用渣子塞进钥匙孔里。毫不知情的我晚上十点回到家,悲催的发现钥匙孔堵住了,一问孩子才知道原委。
晚上十点又累又困在家门口进不去,即便去找开锁的都不知道去哪找,我和女儿朋友妈妈都气得想原地爆炸了,劈头盖脸的对哥哥一顿指责。
这次哥哥自觉知错,一言不发。冷静下来后大人开始反思,发泄情绪对处理问题有多大作用。是的,被责备的哥哥知道自己这次做错了,但是否下次就不会做呢?在被妹妹激怒的情况下怎么处理自己的情绪呢?
首先要看到哥哥的正面心理动机:他想和妹妹一起玩。只是情绪被激怒后他不知怎么去处理问题。
当这个点被看到后,再和哥哥一起讨论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妹妹开门,以及再被别人激怒时怎么处理情绪问题。哥哥很快的接纳并任由我们“处罚”。
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有Ta的动机,通过积极聆听也能听出孩子的心声,只是有时积极聆听很难(对我而言很难),无法通过拨洋葱聆听到孩子的心理动机,就要求家长有一双明眸善于看见孩子行为后面的正面动机。一个看见的行为就可以化解孩子很多的心理戒备和抵触。
寻找不接纳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3.
网上曾有一篇红文,讲有多少夫妻终其一生做彼此的差评师,看得我心有戚戚。但现实中更可叹的是父母不自觉的做了孩子的差评师,婚姻中的差评师还可以选择解除婚姻,可父母对子女的差评师却是割不断的,并影响孩子一生。
愿父母终其一生做孩子的好评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