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朋友圈里有人在发:距离除夕还有51天!51天?好快啊,一年又要结束了。新的一年还会这么快吗?
以往没有了“爆竹声中一岁除”,即使“总把新桃换旧符”,也总是感觉没有年的味道的。今年的除夕夜会不会要热闹一些?烟花绚烂、鞭炮声声……
小时候的春节,最让人向往。
进入冬季,就开始计划春节的新衣服、压岁钱……
过了农历腊八,距离年就越来越近,不是还有一个歌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吗?我们这儿的风俗是:二十三炕霄边(就是火烧),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块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扫房子,三十灌壶酒。每天都有要做的事儿,每天都会有新的内容,一切焦急和等待仿若就在这有条不紊的筹备中变得格外的有意义了。
我们家规矩比较少,也可以说没有啥具体规矩吧。所以每次听到小伙伴们讲在家因为妈妈蒸馍的时候,或者杀鸡的时候说了句话就受到了爸妈的责备的时候,我还是很疑惑不解的。回家问的时候,妈妈就会给我讲具体的原因,大致就是要迎接新年,要说吉利话,大人在厨房做事的时候,不让小孩子随意进厨房就是怕说了不该说的话惹灶神不高兴之类的。虽然似懂非懂,虽然妈妈也不限制我们的活动,虽然我们在妈妈蒸馒头或者炸油锅的时候就围在旁边吃,但是每次进厨房,我仿佛都会有一种进入神圣的地方一般虔诚。我会乖巧的等爸妈给我拿东西吃,或者在他们的授意下拿东西吃,以至于得了不少的表扬,与此同时还有就是比哥哥姐姐多的压岁钱。
三十的晚上,看着枕头边心仪已久的新衣服,更是兴奋的睡不着。尤其到了初一这天,小伙伴在一起虽然不点评彼此间的新衣服,但是心里、眼里已经不止一次的对对方进行了反复的考量和对比,早早地对第二年的新衣服就确定了新的目标。至今,我还念念不忘我的红方格上衣和那件橘红色的毛呢褂子呢!
过年的时候让我们喜欢的还有鞭炮。我对鞭炮是不上手的,因为三四岁的时候吧,具体几岁也不记得了。看见哥哥拿着鞭炮就着当屋火炉的边缘点燃捻子,然后快速走到门口往院子里一扔,随之传来“啪”的一声,这节奏让我很是向往。看得次数多了,自己开始偷偷摸摸地尝试,学着哥哥的样子,好像一切都没错,除了高估了自己的速度之外。还没等我走到门口,鞭炮就在我手里炸了,虽然也不至于伤了我,但是让我从此再也没敢摸过它。甚至于妞小时候,玩的摔炮和手持的小小的焰火,我也没敢尝试过。
由此可见,再多的说教都不如一次的亲身体会啊!
压岁钱爸妈一般是不要的,就作为我的零花钱了。我一般动“这笔款项”也是到二月二,我们这儿举行传统庙会的时候,耳边是传统的大戏,戏台下是自由穿梭的我们,小人书、零食……俨然就是伙伴中的“土豪”啊!小心翼翼地抽取其中的一张或两张,满足一点点小小的愿望,剩下的就继续放着,慢慢地就变成了作业本、笔,还有零食……
现在过年,没了新衣服的期盼,也没有了鞭炮的陪伴。妞的压岁钱是逐年增多,但好像她没有我小时候的快乐。正如她自己说,我又没有花钱的地方,也没有人玩儿。是啊!家里就她一个孩子,自小她对吃的也没什么欲望,衣服呢?需要了就随时采购,街上也是冷冷清清的,就连对联也不用亲自买了,要不是购物送的,要不就是对门邻居给的。她唯一的乐趣就剩回我妈家,和表兄妹一起玩了……
期待今年的春节,能热闹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