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径松轩雨送香,菩提心在道源长。
一江月色澄仙影,十里琴声动翠光。
尘劫自嗟成异物,禅修唯喜得玄章。
夜来清磬归何处,露带檀烟入画廊。
紫衣天上宴瑶池,云叶翩飞袅袅迟。
瑞字已拈新雨露,彩毫仍绘旧风仪。
玉阶仙乐流三殿,金阙朝元亮九枝。
忽忆初筵听月落,一篇嗔怨似含饴。
阿谁笔力到龙泉,妙绝工夫自悉传。
不数阿连同此地,尚存太白作行篇。
腾飞已共风云际,漂泊犹疑日月边。
过往如无君着眼,一朝歌韵上凌烟。
烟花易冷梦迟迟,拟把初心付与谁。
有意必从忙里过,莫名须向静中知。
水多绿岸流难定,木少黄茅折未宜。
如若涛声依旧在,堪怜世上几修为。
Ps:《音画诗尚系列》作品多凭一时兴致看图拟作。实为缺乏灵感时的涂鸦之作。练习多了发现指间随意敲出的句子竟然都踩在平平仄仄的点子上,这就说明了“习惯成自然”的道理,看看格律是不需要刻意去记忆的吧?
如果你还觉得格律桎梏了手脚,那说明还没练到家,还得继续练手。我一直以为格律的最高境就是你潜意识中写下的东西,竟然合乎格律。
再者,“语感”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为什么呢?要知道诗词的最初都是用来吟唱的,所以吟诵起来的节奏要流畅,不要有滞涩之嫌。
“语感”这东西有点神秘,它是对语言表达的直接感受。人们凭着语感可以判断句子的正误,却不一定能说出所以然来。语感的强弱与一个人的阅历有关,它与乐感一样有时也需要一定天赋。
总的来说格律就是古诗词创作的敲门砖,兴趣是最好的的老师。除非你拼音知识没学好,否则一点都不难。
然而格律不难意境难。诗词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说我们写景不是单纯写景那么简单,是要通过你绘的景来烘托你想要表达的情绪。此所谓“情景交融,虚实结合”。
“诗庄词媚,律正绝奇”。我的理解是律诗作为等句应该看上去比较“正”,不像词牌大多为长短句,可谐可媚,错落有致,甚至生活用语都可掺入,此谓活色生香。
而绝句的字数更少,多则二十八字少则二十字,这就要求更高了。如何在这区区四句里面产生出奇制胜的景界呢?
所以说,路漫漫其修远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