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从0到1》,硅谷创投教父、PayPal创始人Peter Thiel作品,斯坦福大学改变未来的一堂课,为世界创造价值的商业哲学。
本书核心观点:未来是从0到1的垂直进步,而非从1到N的水平进步。
本书经典章节读书笔记:
第一章 未来的挑战
“从积极的角度说,一个初创公司就是说服一群人,一起规划并铸就未来。一个新公司最重要的是新思想,新思想甚至比灵活性更重要,而规模小才有思考的空间。”
第二章 像1999年那样狂欢
“遭受硅谷之劫的企业家们从中学到4点经验,这些经验直到今天仍在主导商业思想:1.循序渐进;2.保持精简和灵活性;3.在改时中竞争;4.专注于产品,而非营销。......然而这些法则的对立面可能更正确:1.大胆尝试胜过平庸保守;2.坏计划也好过没有计划;3.竞争性市场很难赚钱;4.营销和产品同样重要。”
第三章 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不同的
“为什么经济学家却痴迷于企业间的竞争,把竞争当成一种理想状态呢?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经济学家的想法来自19世纪的物理学家:他们把个人和企业看成可互换的原子,而非独特的创造者。他们的理论描述了完全竞争的平衡态,因为这种平衡态很容易建立,而不是因为它代表了企业发展的最佳状态。”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以下面这段文字开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在商业中,情形恰恰相反。企业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每个垄断企业都是靠解决一个独一无二的问题获得垄断地位;而失败企业的原因却相同:它们都无法逃脱竞争。”
第四章 竞争意识
“如果你不能把竞争对手打败,那就和对手联合。”
第五章 后发优势
“一个企业今天的价值是它以后创造利润的总和。(正确估价一家企业,还要把未来现金流折算成今天的价值,因为相同额度的资金价值要比期值更有价值)。”
“每个垄断企业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它们通常会综合以下几个特点:专利技术、网络效应、规模经济以及品牌优势。”
第六章 成功不是中彩票
“古代世界的哲学是悲观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都接受人性潜力应该受到严格限制之说。唯一的问题是怎样坦然接受我们的悲剧命运。而现代大多数哲学家都变得乐观了。”
各国看待未来的方式
第七章 向钱看
“风险投资中,投资者都努力想从公司创立早期呈指数级的增长中获利,而只有一小部分公司较之其他公司获得了呈指数级增长的价值。大多数企业根本不需要和风险投资基金打交道,但是每个人都需要明确一件事,一件甚至是风险投资家也在努力去明确的事:我们所在的世界不是正常的世界,而是处在幂次法则之下。”
第八章 秘密
“成功的企业建立于开放却未知的秘密之上,这秘密关乎世界如何运作。想想硅谷的那些新创公司,正是利用我们周围常被忽略的闲置生产能力。”
第九章 基础决定命运
“‘蒂尔定律’:基础没有打好的初创企业是无法挽救的。”
“最有价值的公司始终鼓励发明创造,而这是开创阶段的典型特征。”
第十章 打造帮派文化
“如果你不能在工作上建立持久的关系,那么你就浪费了时间---即使纯粹从财务的角度看,也是如此。”
第十一章 顾客不会自动上门
“销售人员都是演员:他们的第一要务是说服,而不是真诚。”
“有效推广的界限可以从两个指标判定。在与客户保持联系期间,从每个客户那里赚取的平均总净利(客户生命期价值,CLV)必须超过赢得新客户的平均成本(客户获取成本 ,CAC)。”
第十二章 人类和机器
“未来几十年,最具价值和产业还是由创业家建立,他们发展计算机是增强人类的能力,而不是淘汰人类。”
第十三章 绿色能源与特斯拉
“特斯拉的成功证明清洁技术和发展并没有问题。隐藏其后和大概念也没错:世界的确需要新能源。”
第十四章 创始人的悖论
“特立独行的个性是驱动公司进步的引擎。”
结语
“我们当下的任务是找到创新的独特方式,使得未来不仅仅与众不同,而且更加美好,即从0到1。最重要的第一步是独立思考。只有重新认识世界,如同古人第一眼看见这个世界一样新奇,我们才能重构世界,守护未来。”
(本文2017年1月8日首发于豆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