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把现有的财富视为能够抵御众多可能发生的不幸和灾祸的城墙,而并不是一纸任由我们寻欢作乐的许可证。——叔本华
物质财富对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叔本华说,人们热爱金钱是自然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和使用金钱呢?请看叔本华怎么说。
对于像人类这样一个贫乏不堪、充满需求的物种来说,财富,比起任何其他的东西,得到人们更多的和更真诚的尊重,甚至崇拜,这是毫不奇怪的。
甚至权力本身也只是获取财富的工具。
不足为奇的还有: 为了达到获取财富这一目的,一切尽可以抛开,一切都可以推翻。例如,在哲学教授手中的哲学就落得这样的下场。
人们经常受到这样的指责: 心中老是想着金钱,热爱金钱甚于一切。其实,人们热爱金钱却是自然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金钱就像永远不知疲倦的普鲁特斯(希腊神话中变幻无常的海神),每时每刻都准备着变成我们那飘忽不定的愿望和变化多端的需要所要求的物品。
任何其他物品只能满足一个需要,诸如食物之于饥饿的人,醇酒之于健康者,药物之于病人,皮毛之于冬季,女人之于小伙子,等等。因此,它们都只是“服务于某一特定的东西”,它们的好处是相对的。
唯独金钱具备了绝对的好处。因为它并不只是满足某一具体的需要,而是满足抽象中的普遍的多种需要。
但是,我们应把现有的财富视为能够抵御众多可能发生的不幸和灾祸的城墙,而并不是一纸任由我们寻欢作乐的许可证,或者不花天酒地就是对不起自己似的。
如果一个人凭借自己的某种天赋才能——不管这种才能是什么——从最初的一文不名到最终赚到可观的金钱,那他就会错觉地认为: 自己的才能天赋是恒久不变的本金,他以此赚取的金钱只是本金的利息而已。因此,他不会把挣来的一部分金钱积累成为固定长久的本金,而是把挣来的钱随手花掉。这样,他们最终陷入贫困,因为如果他们的才能只能维持短暂的时间,例如,几乎所有从事优美艺术的人都属于这一类情况,那么,他们的才能天赋就有枯竭、耗尽的时候。
又或者,他们挣钱的本事依赖某种环境和某种风气。这种环境、风气随后消失了,这样,他们的钱财收入也就停止了。
手工制作者尽可以像我上面所说的那样花钱大手大脚,财来财去,因为他们不会轻易失去制作才能,他们也不会被助手、帮工的力气所替代。并且,他们的产品是大众需求的对象,所以不愁找不到销路。
因此,这一说法是正确的:“掌握一门手艺,就是拿到了一个金饭碗。”
各种类型的艺人和艺术家遭遇的情形却不一样。正因为这样,他们获取的报酬是如此的优厚。他们所挣得的金钱因此应该变成他们的本金。但他们却把挣来的金钱只当作利息。这样,他们就走向了贫穷的结局。
相比之下,继承了财产的人起码立刻就正确地认识到何为本金、何为利息。所以,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会尽力稳妥地维护自己的本金。
事实上,如果可能的话,他们至少会把利息的八分之一存起来以应付将来的需要。因此,他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得充裕、富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