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最好不要带太多的东西回去,如果你让行李超重,你自己拉那个重的行李箱。”儿子在我离家前打行李的时候说。
“回来时两小一大,我已经压缩到一大一小,你还要怎么样?”我问他。
他试着拉了一下大的说:“这么重,你都带了什么啊?你自己拉这个大的。”
不再跟他较劲,自己拉就自己拉。不过,儿子果然不食言,一路上需要拉的时候,果然拿小的。
心里虽然不满,可是这么有原则也是难得。转飞机需要一段路的时候,他突然心疼起老妈。
“老妈,我来拉一会吧。”他接过去。
“妈,你到底带了什么啊?这么重。”他走着问到。
“也没什么,除了我们带回去穿的衣服,一半书吧。”我回答他。
“多少啊到底,这么重?”他继续问。
“差不多四十本吧。”我答他。
每次回家总是在家里书架上拿走自己喜欢的。每次弟弟总是会有不同的新书放在家里。走的时候,总是说:“姐,你喜欢,就拿走吧,我再去买来就是。”
住在姨的家里,站在她的书架前,抽出那本《追风筝的人》,临走的时候,和姨要了去,回家的火车上,不会觉得路途遥远,时间漫长。
朋友带在身上的《都柏林人》也被自己强人所爱的带回了家。
在家的日子,总是看爸爸坐在房间里,静静的读书,爱好古代文学的他,与古人对话,真好。
记得准备出国的那年,好一阵的在网上看都需要带什么。那时候的中国还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记的老爸给了不少钱让自己买所能带过来的东西。还专门跑医院找到一做医生的朋友开了很多的药带着。一个能装四十公斤的大行李箱一两不差装满了衣物和日常的用品。
时光荏苒,一切都已经面目全非,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在全世界人民的眼里成了有钱人的代名词。现在回国,发现国内的东西什么都贵,反倒是这里的东西更便宜。如今如火如荼的代购,不遗余力的告诉国内的人们,这种那种的保健品如何的有效。搞的澳国的制药公司股票都涨了不少的百分点。
现在再回家,不像以前那样大包小包的往回带。空出的行李箱可以带回来的就是书和茶了。尽管现在可以在网上买电子的中文书看,既不用劳神费力的搬过来,而且还更便宜些。只是电子书没有了书的香味,没有手指翻动书页的意趣,读书时也寻觅不到心的沉静和平和了。
现在每次回国,都会带书回来,算是弥补多年来中文的缺失。刚出国时,告诉自己要好好地学习英文,尽可能的读英文的书,听英文的广播,看英文的电视,把自己置于一个英语的环境。如今英文虽说是可以让自己在这里生活得顺畅,但是远不及母语所能带给我们的随心所欲和心满意足。
现在大多数的时间被网络占据,网上看电视剧看电影的,网上打游戏的,微信成了人生的一部份。人们在网络享受着各种各样的文化快餐,把我们静下来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光给挤没了,让静静的读一本书,品一杯茶的时光在不经意间流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