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诗经里好多好美的诗,就那么几个字,反反复复吟诵,可是,那意境绵绵长长,反复玩味,令人愉悦。"读书的时间,自己个人读到好的文章忍不住要分享。
"你看,蒹葭两个字就能令人无限美好的想象,在水中轻拂微风揺曳那妙曼婀娜的身姿的一大片芦苇,水,温柔,滋润,仁者乐水,Ta长在水边,如果再来一个伊人宛在水中央,是不是那灰白基调素雅萧瑟之美好象一幅水墨画?我来一句一句解读(阅读文本三个层次,首先直接感受文字的美,无论人物,景致,各种刻画,再是反思的说明性,第三个是历史性,了解作者生平,当时创作时的社会历史,读者给作者的推演,读者有时也是一个再加工的创作者)。
蒹葭,特定生长周期的荻与芦,其中蒹是还没长穗的荻,葭是初生的芦苇。实际就是水边生长的芦苇,随风而荡,若飘若止。从题目就给人无限的想象,芦苇,水,风,摇荡,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没写时间,可是一句"白露为霜",那分明是一个深秋寒冷的凌晨,一个人在这么容易悲秋的季节,一片苍漫的芦苇水边,沿河而低徊,思绪如同这朦朦胧胧的景致,想什么?哦,是思念心中那个美好的人儿,伫立河边,思绪里全是美好,感觉Ta就在河水的那一方。作者未作仼何描写,自己都感觉要去追寻Ta。自然而然下一句,能追寻得到吗?逆流而上,这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追寻,Ta又好象在那水中央。一个"宛"字多美,屈䓍自覆,隐隐若若,若隐若现。
蒹葭萋萋,白露为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诗经的美,反复吟唱,(风,以前的民歌,国风)。刚刚还是"白露为霜",现在是"白露未晞",在这深秋的有些寒冷季节,一直徘徊在这生长着茂密苍苍的芦苇的河边,从凌晨到黎明,看那揺曳的芦苇上还有那晶莹剔透未干的露水,我怀想的人儿呀你在何处,抬头远眺,你分别就在河岸的(湄,水䓍交接处,指河岸)那一边。我要把你追寻,逆流而上,道路险阻难攀登(跻,登,上升的意思)。顺流而寻,Ta又好象在河中的小洲上(坻,江河中高出的小洲)。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分明感觉时间在流逝,诗人放弃了吗?没有,依然徘徊在这白茫茫的河水边,风在吹,芦苇在揺曳,不过,太阳已出来了,感觉是否温暖一些,清淅一些?虽然也朦胧飘荡。河边揺曳茂密的芦苇,你看,太阳己出来,那芦苇上依稀还有未全干的露水。我念念在想的人呀你在何处?你看,Ta就在水边的堤岸上(涘,水边)。去追寻你,逆流而行,道路险阻又曲折(右,左右曲折)。顺流而下追寻,你又仿佛在水中的小洲上(沚,水中高出的陆地)。
完全是一幅朦胧意境凄美的画。全文反反复复历尽艰辛去追寻,一会儿好象在河水中,一会又好象在河岸边,本身美好的东西就是不显露,低调的,一个"宛"字,绵绵若若,那么难以追寻,难道放弃吗?没有,即便求而不得,时间在流逝,依然要追求与追寻,太阳出来了,经过从凌晨到黎明到日出,思绪蒙胧,是否会清淅,温暖一些?日常生活中,我们无论是爱情,友情,知已或美好的人,事,理想不都是如此的心情去追求吗?
愿美好宛在心底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