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统文化课:亲近对联

传统文化课:亲近对联

作者: 秋之准备 | 来源:发表于2019-10-18 23:00 被阅读0次

名家论坛秋季活动。

赶到会场,下午第一节已经开始。贺国卿老师正在讲《亲近对联》。开课环节没有听到,课堂主要环节有三个:一,初对对联。老师出上句:爆竹声声脆。学生随口对下句。欢笑声声传,新衣年年穿,礼花处处开……学生参与比较积极,对出的下句多有不通。老师出示对联的四项基本原则: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内容相辅相成(正对、反对、流水),平仄相对(仄起平收)。让学生根据这些原则审视下句是否得当。没有展开评讲。

二、再对对联。老师出上联---菊生篱下。五六个学生对下联:梅长枝头,荷游水中,梅绽雪中,莲出水中,竹挺风中。老师告诉学生,除了要遵循四项基本原则,还要注意文化内涵。然后拉长上联:陶渊明赏菊菊生篱下。学生对下联:郑板桥画竹竹立石中,毛泽东咏梅梅傲枝头,周敦颐赞莲莲绽池中,周敦颐爱莲莲开塘中,齐白石画虾虾游画中。师生根据基本原则和文化内涵的标准评价,排除。老师提出,好联特别注重动词的选用。改联:周敦颐爱莲莲绽池中,换动词,使之更生动有内涵。学生换为:游,立,挺,舞,涌,傲,笑,倚。教师明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芙蓉即莲花。用“出”字,既对应了“生”,又语出有典。陶渊明赏菊菊生篱下,周敦颐爱莲莲出池中。

三、赏析中华传统名联。出示了不同类型的名联:叠音对,回文对,谐音对,偏旁对。最后以一幅长联结课:新桃旧符微言大义揽中华文化,长吟短歌厚积薄发探民族精髓。

回味这节课,层次分明,张弛有度。三个环节拾级而上,逐层提高要求,加大训练。学生刚开始对的下联很一般,慢慢的,对的越来越好。这与老师的引领密不可分。老师充分发挥了课堂的引导者、合作者、推动者的作用。

课后,贺老师的讲座妙语连珠,佳句迭现。教育警句以喷涌之势滔滔而来。相对而言,讲座比课更出彩。贺老师提倡“四有”语文课:有人,有料,有趣,有味。这趣是智趣、情趣、雅趣。最让人感佩的是,讲座中的贺老师激情勃发,语速极快,那些精彩语句成串成串的冒出,仿佛它们就在唇间齿缝。教师丰厚的阅读积累可见一斑。说到关键处,随口唱起来,声音高昂动听,肯定是唱歌的好手。自嗨、自燃的讲师怎会不让人喜欢?语文老师都当如此啊!

一节好课,一场精彩讲座,点亮了今天。

明天,值得期待。

传统文化课:亲近对联

相关文章

  • 传统文化课:亲近对联

    名家论坛秋季活动。 赶到会场,下午第一节已经开始。贺国卿老师正在讲《亲近对联》。开课环节没有听到,课堂主要环节有三...

  • 家庭教育篇-明德书院让我成长

    最近看孙楠因为让女人上传统文化课而备受关注,下面是我参加明德书院教子有方传统文化课的感悟。 我在《教...

  • 传统文化课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应对自然,社会环境的桃战时,其独特性创造性智慧的体现。表现的是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它是—个民族存...

  • 亲近自然,回归传统

    《重新发现中医太美》从去年就被推荐去学习了解,却一直没去找一个机会,最近一个偶然的尝试搜索,酷我音乐里竟然有徐文兵...

  • 听传统文化课

    听传统文化课,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感觉包罗万象 美不胜收,非常有趣,大有收获。 中国传统文化-- 狭义上指 具体 ...

  • 贴对联

    贴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吃完早饭?,我们全家总动员一起贴对联。门上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墙上贴...

  • 史上最著名的九个急智对联!

    对联 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 又称楹联或对子 是写在纸、布上或 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

  • 从“对话”到“理解”:文言文教学策略初探

    北京市史家小学传统文化课题组 张聪 执笔 在传...

  • 背诵记忆法分享

    六年级的传统文化课本第六课与该年级语文课本有一篇文章《伯牙绝弦》 重复,只不过传统文化课本节选的内容简短,主要讲述...

  • 2019-06-10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统文化课:亲近对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zw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