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董解元西厢记》

作者: 卖酱油郞 | 来源:发表于2015-12-03 01:35 被阅读69次
读《董解元西厢记》

       金元的诸宫调(杂剧),我已读过许多。如《倩女离魂》,如《秋胡戏妻》,如《梧桐雨》,如《汉宫秋》等等。而《董西厢》给我的感觉,却截然不同。

         许多研究古代文学的人,喜欢把一些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非要把某书中描写的爱情故事,当做是为了反对什么,为了体现什么。或许,这么理解这些故事的人,是山中老僧也未可知。

       回到《董西厢》。故事其实很简单,若要口述这个故事,很快就可以讲完。但《董西厢》成书,洋洋洒洒数万文字,何其繁也。而正是其繁,正是现今已无法唱出的诸宫调,让我深切的感受到爱情的不易,尤其是在古代。

            我读元代杂剧时曾有感,元人之杂剧,其悲欢离合,动辄十数年,纵横数千里,历经磨难,终成欢喜。《董西厢》的时间跨度却未有如此长,却倍现相思之苦,离愁之难,“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整个第六卷,均是以泪和墨写成。两人分别,一个西去,一个东还,一个在天涯,一个在海角。忽然见梦中人来寻,却听闻客舍鸡鸣,怎不悲苦。一个人在京城高中,遽思归乡寻佳人,反而卧病;一人在幽闺病笃,深怕难见意中郎,勉强度日。最痛苦的是,相隔千里,一耗难求。你猜我秦楼楚馆,占尽风流;我恐你恶母相欺,另适他人。总的来说,一切皆因苦相思。不然如何,千里一信,便可驱病解苦楚;玉琴衣物,便知卿心坚似铁。一旦恩爱,便是伉俪,你为我孤独守志,我为你至死不渝。

             我本不愿离别,奈何世事难全我。“最苦是离别,彼此心头难弃舍”,“脸上啼痕都是血”。

             我不知道这等文字,董解元是如何写完!而我,却是“寸肠千万结”,“越越的哭得灯儿灭”。

读《董解元西厢记》

相关文章

  • 业(咒骂语)

    主语: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业相的日头儿不转角,敢把愁人刁虐杀?”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

  • 读《董解元西厢记》

    金元的诸宫调(杂剧),我已读过许多。如《倩女离魂》,如《秋胡戏妻》,如《梧桐雨》,如《汉宫秋》等等。而《董西...

  •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学习笔记

    董解元,“解元”是秀才,也是对读书人的通称。撰写了《西厢记诸宫调》,诸宫调是运用了多种曲调,所以叫诸宫调。 故事概...

  • 莺莺传

    我最喜欢的评弹段子是孙扶庶唱的《莺莺操琴》,因为有文采。我最喜欢的西厢记本子是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因为有文采...

  • 西厢记

    《西厢记》来源于元稹的《莺莺传》,它是有两个版本,一个“董西厢”,一个“王西厢”,董解元,姓名不祥,只知道他是科举...

  • 俯 宋 顾文荐 《负暄杂录·傀儡子》:“字舞者,以身亚地布成字也。” 掩: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花...

  • 董解元《诸宫调西厢记》简释

    作者至今难确考,解元书生之通号。 宋金元时兴别体,讲唱文学诸宫调。 宫者乐音第一级,宫音起点可成套。 乐调词牌巧连...

  • 《西厢记》王实甫

    这是根据唐代元慎的《会真传》改编而成的故事,在元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基础上再次改编,最后变成一个大喜剧结局...

  • 2022-06-24

    措手不及,指事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出自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二卷:“打脊的髡徒,怎恁幺措手不及早撺过我?”...

  • 最是郎才又情深——读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因为元代王实甫创作的《西厢记》而家喻户晓,其中“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宣言则成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董解元西厢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ecs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