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的下午,我一个人骑着单车,来到附近大学,缓缓骑近篮球场。
在篮球场下坐着,看着球场上年龄相当的身影,漂亮的传球,优雅的进篮,我自觉的鼓起了手掌。一项技艺纯熟是一种美的享受。
在他们面前,我是惭愧的,篮球我是喜欢的,可我并没有为它付出过多少,当身边所有人都在看NBA时,我从未过多关注,是从未,而不是并未,或许有更感兴趣的事情在吸引我,那些会相对更加实用。
昨天一个发小问我,你多长时间没有认真看一本书了。他是看了我的文字的,我怯怯一笑,这和认真看一本书有什么关系,当时我并未过多在意。
评价,每个人在生活中存在着,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身边人的评价,有些几乎不合理,我们急着去解释,有时会委屈,为什么你不能站在我的立场考虑一下。可是并不是,他们的评价如果是认真的话,一定有他们的道理,也许表达的并未十分准确。
认真看一本书?当我用键盘敲打文字时,我身体一阵发热,和认真看书没有关系,那是一颗专注背后平静的心,你的文字大家是能感受得到的,之前的有些文字是轻飘的。我时常抱怨身边的浮躁,似乎只有自己才最高尚,其实拥有那颗不安分心的是自己。
有时,我会感到焦虑,为什么我会说出那样的话,敲打出那样的文字,连我自己都为之羞愧。
思维意识和心理意识有时混杂一起,有时分开存在。我们的行为和语言总是在理性思维意识支配下运转的,它与外界进行交融,以一种合适的方式存在着,往往在事后,总是发现言不由衷,行为奇怪。每个人的思维意识都是自私的,它总会以它认为的最好方式保护着自己的内心不受外界伤害,它使我们有时像似台机器,不停地对别人的语言和行为做出着回应,可是我们是有肉身的,可是我们是有心的,心不可能没话说。
我突然想起我非常喜欢的一篇文章巴金的《我的心》,我似乎能感受到他的心之痛。你说人是不是有灵魂的,那么我们每个人的心是不是我们的灵魂?我们有没有丢掉自己的灵魂?我们没有心是可以存在的,我们依然可以行尸走肉般自然的对外界的声音做出反映,但是那样的我们就只剩下了躯壳。
昨天我一个十分要好的朋友糖糖来到了北京。我看到了他,我十分高兴和欣慰,一块吃饭他表现的低调,谦逊,因为有一个外人存在,大家都拿出了自己和善的一套,在热情的做着回应,我那个正在戒烟的哥们,知道我朋友来,专门买了一盒好烟,对啊,这是我的好哥们,办事总是这么周到,我们应该以这样的方式与陌生人交好,回去的路上,他买了两本书大冰的《乖,摸摸头》、《阿弥陀佛么么哒》。
回到住处,糖糖对我说,你知道么?我今天我想发朋友圈,说好多好多话,可是我没有发,我怕别人说我矫情,他说他还是在乎别人的评价,他说如果一个人能够不在乎别人评价,那这个人肯定能做出事。我并没有说话,我一整天都是低沉的,可我心里明白,我理解他,他和我们多数人一样,我们在小心翼翼的保护着这颗心,我们一旦提及梦想就会被嘲笑“先定个小目标,一个亿。”那些没有梦想的,因为害怕鄙夷,也会编出一个梦想来融入。所以很多人都想成功,很多人都想证明自己,那是因为他们大多仅仅是想让自己的心堂堂正正的展现,并得到认可,哪怕只是常能有说出心理话的舒畅也好,让周围鄙夷的眼光看看他们的心是对的。
可是心哪有对错,对错的只是自己的思维意识和外界的声音。
大冰,大家总说他深受文艺青年喜爱,我不知道这个文艺具体是指什么。可是当大家读大冰的书时,你会感觉是活着的,因为里面是有心的,大冰是勇敢活出心里自己的那个人,我们试图从书中找回我们那颗麻木的心。柴静的《看见》,也同样深深的刺痛着喜欢它的读者,也许我们只能从书中,才会感到心里真实的存在。
现在,我越来越佩服目标主义者,他们给我们的面貌是冷酷的,他们总是忽略人的感受,可是他们其实是最勇敢的人。在了解性格心理学之后,我发现我们身边的大多老板都是目标主义者。是啊,没有目标主义者的意志,坚定,自信,不屈不挠的精神怎么可能随随便便成功,他们是天生的王者,商业的成功者,因为只要有成就感地方就会有他们。
当我们忽略了文化知识,忽略了艺术情感,忽略了和谐文明,只剩下商业经济时,他们就是统治者,他们心里的声音成了主流声音。成功对他们有天然的驱动力,他们也是勇敢把心活出来的人。我有这样的一个好发小,他要做的事就要去做,他决定的事情很难轻易改变,他骑单车从家到学校,他骑单车去西藏。我知道大家都羡慕他成功后的成就感,可是这件事从开始决定到实施的过程,中间的苦,质疑,嘲笑,不理解种种声音一直存在。对,你可以说他们自身感受很弱,但是不对一开始他和我们一样是普普通通的,只是他们经历了太多这样的声音,他们像我们已经麻木的心一样早就麻木了这样的声音。难道王健林会因为说了一句:“定一个小目标,先挣一个亿。”而害怕质疑么?现在目标主义的既得利益者,总是站在高高的位置上,制定规则,他们会无情的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你心理不认同,又感觉很委屈,可你千万别忘了,他们未成功之前,我们又是怎样质疑和嘲笑他们的。大家都一样,我们只是用自己的固有认知对他人做出了评价。
篮球,你心理明明喜欢,却忽略了这么多年,活生生的被压在摇篮里,当现在你并没有更多精力去投入进去时,看到篮球场上表现自如的他们时,只能是羡慕的。当你看到以前投篮姿势那么难看人,最后球技超越了自己;当你看到身高同样很低,但却表现如此精彩时,你知道你的那些意识都是借口,因为现在看来,篮球场上有自己能打的合适位置,并且十分适合。可是当时的你并不这么看,总因为别人一些评价而怯懦,试着用离开的方式逃避那些评价带来的痛苦。可你是错过了青春的,因为你本来也可以在球场上表现优雅的。
心,我们还能清晰的感受到它么?你有多长时间没有认真看书了?不单指看书,而是心情平静的认真做一件事。可当你感受到它时,它又该怎样存在呢?你敢把自己的内心赤裸裸的展现么?我们的心不够强大,我们就只能在思维意识的操控下,根据真实情况做出利弊判断,然后做出适当的回应,这样机械化的过程,真的是悲哀的存在。
我们要用强大的内心与理性的思维意识抗衡,与外界抗衡,为什么心里喜欢的,总要先做出判断合适不合适呢,心里喜欢的试着去干,失败了,重头再来,目标主义者们的成功,也是这样一步步走出来的。
可是我是一个思维意识过于强大的人,可是我是一个极其在乎别人评价的人,所以我批判的其实是我自己,我应该更真实面对内心地存在着,不要太溺爱它了。
2016年9月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