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发表的文章有提过,我小时候对公平一事很在意,
小到我要求爸爸的步伐跟我一致,同步的“1!2!1!”,才叫公平;
到我付出的努力跟同学们一样,所以我希望同步地被老师看见,才叫公平;
大到我觉得香港有公开讨论,美国有投票选举才算公平;
再后来婚后,我希望我做饭,你洗碗叫公平;我洗衣你晾衣叫公平;我今天陪了儿子,你有了私人时间,明天到我有私人时间才能算公平…
这样看到不公平的事件实在是太多了~
爸爸是成年人怎能跟3岁小孩一样的步幅?
一个班几十个人,一节课才45分钟,一个老师怎么可能绝对公平地照看每一个人?
一个国家的体制是由很多历史原因、种族情怀,甚至风土人情,特别是价值观而组成和制定的,存在必有因。
虽然知道了这些道理,但是我的心仍然是委屈的,我没能力改变就只能逆来顺受、忍气吞声!
我的改变是从极简生活后的一年多,那时候我突然觉得以前想到的公平都是希望被“看见”!
如果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事情是不是就不一样了呢?
以这样的心态,特别清心寡欲地愉悦了好长一段时间。
后来我发现,这个行为只是一种逃避,我只是不愿意接受别人看不见我,而选择不去看别人,或是不被别人看到而已。
然而,我仍还在俗世中,就必须跟人有来往,如果我不解决心里对“公平”一事的态度,我可能是个随便爆炸的炸弹!
后来我有了第二次改变,是因为知道“自尊水平”。
是因为我的内心不够强大,所以渴望被认同,渴望被看见。
因为内心不够强大,而选择逃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避不可避可能就随时爆发。
如果问我现在的解决方案,我仍然会说一切从简,不过加一句,终身成长、终生学习啊!
因为只有学习,才能丰富内心,才能强大,才能骄傲地昂起头去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因为我有知识的支撑知道我的选择是对的啊!
这个时候已经真的不在乎公平了,因为我多付出一点,是我赚了学习过程的经验,少付出一点,我省的是时间,无论多做少做都是好事;
再说施比受有福,我又何乐而不为?即不是为了别人评价而做,只是问心无愧去做的事情,怎么能用公不公平来衡量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