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15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8474/c179ea42225e6c29.jpg)
❤心流书写
此时的我刚冥想完17分钟,今天站桩的时候还有点发困,闭着眼睛还挺舒服的,可不知不觉就感觉到了一丝委屈不安,恐惧的情绪就涌动流泪了一会儿。冥想结束后坐下来依旧能感觉到这股情绪还在,有悲伤,有委屈,有不满,有妒忌,和那股不认输的不甘心。
我还是这么在意他人吗?即使我已经放下了很多防盗门,可是在意他人的这套防弹衣怎么还没脱下来呢?也正是这样在意他人,所以才会滋生出这股悲伤委屈和不满,不是吗?
我本来就没必要在意他人,可是我为何如此在意他人呢?这好像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其实我害怕自己孤单,我不想一个人孤独的存有,我渴望他人能分给我爱,分给我关心,可是这样就需要我去照顾他人的需求,才能换回来这一份爱与关心。可是我这么做了,有时会感觉到自己很委屈,我并不享受时刻以他人为主的生活,我更愿意做自己喜欢的,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呀。
从前我所认为的孤独,只是因为没看到我的神性一直与我在一起,我并不孤独,其他人只是我的影子。是,他们都是虚影,所以不管我怎么做,他们也不能百分百的回馈我想要的爱。而这百分百的爱早已在我心中,只有我自己才能给予我自己,而不是其他人。
此刻我的心好像没有刚刚那么悲伤了,就连恐惧也似乎不见了。我就在这儿书写,我周围这么多爱的物件陪伴着我呢。
睁开眼睛,世界一片光明
闭上眼睛,世界一片黑暗
可是有人天生就没有明亮的双眸,他们是怎么活出美好的自己的呢?
一直以来我总是很容易看到这样的人出现在电视荧幕,散发着无限的爱之光,无论他们是失明失聪,还是失去了四肢,他们依旧活得那么绽放。我无数次用自己健全的身体同他们比,却发现自己没有他们那么绽放,还自卑自责,缺乏勇气。可是如今我明白了,为什么他们会如此的明彩感染人。
因为他们比我先经历黑暗,比我先体验失去“”的恐惧,那些害怕不安,他们一直在学着与他们相处,而最终他们与他们相互融合了,于是他们不再畏惧,即使有黑暗,即使有危险,他们仍然义无反顾,勇敢活出真正的自己。
因为他们始终相信自己才是自己的光,是自己的助听器,是自己的身体。在他们心中,他们就是与其他人一样的,没有什么不同,他们看他们自己就同一般正常人无二。因为他们完完全全接纳了自己,也爱自己超过所有其他人。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看自己的双眼都是发光的,所以他们才那么能鼓舞众人。
他们可以,我也可以,人人都一样不是吗?只要我们在这条接纳自己的路上,坚持下去并100%笃定和信任,自己就是值得的,我们就能绽放了。
谢谢你,我亲爱的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8474/f4ea5ceb064ff8d5.jpg)
鲁米:
什么是恐惧?
不接受不确定性。
如果我们接受不确定性,它就变成探险!
什么是嫉妒?
不接受别人的好。
如果我们接受别人的好,它就变成证悟!
什么是愤怒?
不接受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
如果我们接受,它就变成宽容!
什么是憎恨?
不如实接受别人的本来面貌。
如果我们如实接受别人的本来面貌,
它就变成愛。
感恩丽丽的分享
下午16:31
走在路上感受着暖暖的太阳,周身有点发热,突然一个想法蹦出来,感觉最近两年没有以前怕热,却依旧异常怕冷,突然就想到自己一直喜欢光明面,却不喜黑暗面,接受得了温暖,却抵抗不了严寒,身体是否也是在提醒自己应该多感受一下冷却的温度呢,这是否也是恐惧的另一种形式呢?
又突然想到很多人体质强健,有洗冷水澡锻炼体质一说,自己以前也曾经尝试过短暂洗,后来也因为女性的特殊生理期怕影响身体,不再尝试,这个部分也是受集体意识的催眠影响吧。
想到自己小时候自己那么喜欢看恐惧片,长大了又如此喜欢恐怖氛围下的密室逃脱游戏,为何自己对这部分并不排斥还喜欢呢?可是很多人也会很怕鬼呀,虽然自己也怕,但是发现特别享受这个过程,只要还有同伴一起参与,这说明自己是完全具备面对恐惧的勇气的呀,仅从这点上看,我应该更信任自己才对。而曾经我也观察思考过为何同伴怕鬼的共同之处,也并不是因为他们过分怯弱,而是他们都具备充分的想象力和敏感捕捉的洞察力,所以一旦碰触黑暗就会在头脑中呈现无数的可怕画面,恐惧会跑出来,早已超越真实的情景画面,而黑暗,恐怖的氛围会加深他们内心的恐惧。而在这些想象念头出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没有在当下了,更别说很好的沉浸享受游戏能带来的体验了。而我却能够平衡自己的这部分,去很好的体验当下,头脑并没有那么多想法,虽然恐惧,但是依旧选择体验,其实我一直在无形中体验恐惧,尝试与恐惧互融呀,还有怎样的可能性呢?突然想给自己多鼓几个巴巴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