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什么是标签激励
2、正向标签积极作用
3、如何正确利用标签效应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3065/98a1a3a939526f58.png)
01
什么是标签激励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效应叫“贴标签效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就决定将关在监狱里的犯人组织起来上前线战斗。我国商朝末年的牧野之战,也是由于兵源不足,让奴隶直接上战场,结果是惨败而归。为了保证这些犯人的战斗力,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了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犯人们并没有过多地进行说教,而让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地接受教育,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还有一种称呼叫是博弈论中的“一致性原则”,人们倾向于保持自己言行一致的形象。
在上面的案例中,心理学家是通过让罪犯自己抄写正面行为,变相地转化为罪犯自己说的话,再通过一致性原则,让这些罪犯向他们自己写的行为准则靠近,完成自己给自己贴标签的行为。
其实大部分时候,是别人给自己贴标签,我们认可了这种标签,就按标签代表的方向发展了。这种标签无所谓对错,但是有正面、负面的区别,有积极、消极之分。我们要想通过贴标签打击对方,那就贴负面的,否定的,消极的标签。如果我们想鼓励、激励对方,那我们就需要给出正面的、肯定的、积极的标签。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3065/d7f961a0602e8940.png)
02
正向标签的积极作用
一直以来学校里有一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家长说起来无奈,教师看到也摇头。同样在单位,也有一些问题员工,同事们说起来头疼,管理者提起来叹气。其实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很多的优点和闪光点的,只是作为老师、家长或者管理者,他们往往只以一方面的好坏来评价一个人,这是非常片面的,比如老师就以成绩来评价学生,单位领导以业绩来评价员工。成绩差就被认为是有问题的,就会被批评打击,这样反而更容易导致学生成绩下滑,员工业绩下降。
但是有一些老师和管理者,他们会用鼓励方式来管理这些问题孩子。比如在学校,老师让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来担任班干部,在人们眼里班干部一般都是优秀学生担任的,当这些问题学生担任班干部时,就会以班干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就能逐步变得积极、乐观,变得符合班干部的特点,再加上老师的及时表扬和鼓励,这些问题孩子就会变成优秀的学生。同样,在企业,有些管理者面对问题员工,往往也采用这种贴积极标签的方式来鼓励那些问题员工。比如让员工负责一种业务培训,在企业能担任内部讲师,给别人培训的都是些牛人,自己必须得熟悉业务,才能讲好这个业务,通过让员工当培训老师的安排,让那些问题员工去深入学习业务,了解业务,最后精通业务,提升自己业绩,完成问题员工到优秀员工的华丽转变,这就是贴积极标签的作用。
对于老师,不要轻易给学生贴负面标签,因为孩子们一旦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坏学生",心理上也许一辈子都无法抹掉。因此,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面对问题学生,我们应积极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给他们更多的机会,适时地给其贴上积极标签,将他们引入正规,学生阶段,大部分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是可塑之才,不要过早地否定每一个学生。在企业,作为管理者,我们也不要轻易给员工贴负面标签,一旦贴上负面标签,可能会导致员工破罐子破摔,一蹶不振,甚至导致员工的离职。
积极标签对于对于问题学生、问题员工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雨中送伞。不仅有利于个人成长,还有利于他们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3065/fa24fc15980fe832.png)
三国时期的曹操官宦出身,属于"玩鹰养狗,跑马斗鸡"的不良少年,少年时,曾和袁绍一起抢过别人的新娘,被人追着跑。他叔父一直在他父亲面前告曹操的状,曹操很生气。一天他为了陷害他叔叔,看到他叔叔走过来,佯装中风倒地,面部扭曲,叔叔扶他起来,问他怎么了,曹操说可能中风了。他叔叔赶紧去告诉他爸爸说曹操中风了,让他赶紧去看看,等曹操父亲来了一看曹操什么事都没有,曹操趁机说都是叔叔在你面前说我坏话,他就是不盼着我好。从此曹操父亲再也不听他叔叔告的状了。后来曹操被三国名士许劭评价为“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从此曹操走上了人生转变之路。如果当时他没有被权威专家贴积极标签,那么他的人生或许要改写。
03
如何使用贴标签的激励下属力
积极标签对激励人才确实作用很大,但是我们也要学会合理使用,否则可能起不到激励作用,可能还起反作用。比如一个不善言辞的下属,你给他贴个沟通专家,他可能会认为你是讽刺他,而不是在激励他。
要想用好贴标签激励这张牌,我们要了解员工特点,了解员工需求,让员工感到自然贴切,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公司小王刚毕业来公司不久,就碰到一个技术问题,请教其他同事,也没有解决,非常郁闷,打算放弃这个问题,这时他的上级主管老张过来对小王说,我听说你在学校时,成绩优异,善于解决各种疑难问题,还是学习部长,我相信你未来一定能成为技术专家,这个问题肯定难不住你,只是你别太着急,你肯定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小王听了老张的鼓励,又有了信心,从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请教这方面的高手,一周以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从此小王信心更大了,也被团队称为技术大拿了。在这次激励中,老张就采用了标签激励法,给小王贴了一个未来技术专家的标签,小王也朝这个方向努力了,并达成了目标。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3065/cab6db0a3012bd0d.png)
在给员工贴正面标签时,我贴正面标签的目的是希望员工往我们标签方向努力,要有引导作用,而不仅仅是表扬他。领导在员工取得一定成绩时,会表扬员工,希望员工继续努力创造更好业绩,想法是好的,但是有的领导表达方式不太好,比如说:小王,你真聪明,这个月业绩这么好,请继续保持。这种表扬方式就不太好,聪明往往代表是天生的,不是努力获得的,我们应该鼓励员工继续努力,创造更好成绩。所以这么表扬可能更好:小王,你想的推销办法真好,你看努力有效果吧,这个月业绩这么好,请继续努力,想出更多好办法,创造好的业绩。这样小王就会认为是自己勤于思考,想出好办法,提高了业绩,他会继续朝这个方向努力,而如果仅仅是聪明,他可能会认为自己聪明,不用努力就能获得好的业绩,不继续努力了,所以给员工贴标签要贴得合适,贴不好反而起反作用。
下面小故事也会给我们管理者很多启示,要善于将不利条件变成有利条件,关键看领导怎么引导员工。
有位进京赶考的秀才,在考试前两天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雨天,他戴了斗笠打着雨伞;第三个梦是心上人背对背睡在床上。秀才感到这三个梦颇有深意,就找算命先生解梦。算命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趁早回家吧。你想,在高墙上种白菜不是白费劲吗?戴了斗笠打着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与心上人背对背睡在床上,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乡。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你明天就要考试了,今天怎么就回乡?”秀才把事情从头到尾的给店老板说了一遍,店老板乐了:“呦!我也会解梦。你想想高墙上种白菜不是高种(高中)吗?带了斗笠打着雨伞不是有备无患吗?心上人背对背睡在床上,不是到了翻身的时候了吗吗?”秀才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精神振作,信心十足,情绪高涨,在考场上更是文思泉涌,最后果然金榜题名。
不同标签,不同心态,不同结果,作为管理者要善于引导,善于用积极标签激励下属,成就下属。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