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饭量不大,但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很多人的胃口这么好,这么能吃。
其实我也曾经好胃口过,那就是怀着孩子的时候,那个食量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之一:一公斤葡萄十来分钟我就吃完,一顿早点就是三个大碗米线。这样的吃吃喝喝九个月后,在卸货之前我上了下秤:七十五公斤!没有什么腰身曲线,完全就是一个会行走的人形超粗圆柱体。
如今我也再也吃不下这么多的东西,一串葡萄我一天都可能吃不完,一个馒头就可能是一顿饭。
我不是一个挑食的主,只要能吃饱,吃什么都无所谓,但却不是很爱吃肉,偶尔吃一些还好,如果天天吃,我会感到腻得慌。
这样的表现不仅仅是在吃上,在我的阅读上也是同样。我的阅读量有一些大,不管是什么书,只要翻开来有了眼缘,我就会把它看完。这与一些人主张看好书看精品书的概念相悖,因此我都不好意思晒书单,免得被嘲笑所阅读的书品质不高。
2018的新年前三天,我看了三本小书,书的品质并不高,以我的经验来看,应该是从网上找资料,再加上一些人物设想而编辑成的书。很多人都不会看这类的书,认为这些书很烂,没有什么营养。那么,为什么我会读这样的书呢?其中当然是有个人的原因在里面。
首先,我需要向读万卷书迈进。这不是功利性的阅读,而是这几年的读书经验告诉我,只有多看各种各样的书,才能帮助我看清身边所发生的每一件事。当我看清了,有些事我选择改进,有些我选择忽略,更多的时候我选择包容。也就是说,通过读一些普通的书,可以帮助我更好地面对生活。
其次,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我越来越不爱读文学作品,更注重从实践中来得的经验,所以,在很多小书中,尽管编者编的内容自己也做不到,但对于行动中的我来说,却是一盏盏路灯,它们在散发着或浓或淡的光芒指引着我前行。
王阳明的很多东西我都没记住,但行知合一我却是一直刻在心上。在我连细小的事情都没有做好之前,幻想高大上的事落在我头上,我或许能接住,但坚持的时间绝对不长。因此,我需要大量的阅读来补充自己所欠缺的思想。
大量的阅读并不能让我记住特别多的内容,我的大脑尚未开发成拥有硬盘一样的存储功能,所以,让我背诵什么东西,我宁愿躲得远远的,但是让我去做点什么,我就会执着地去做,不会寻找任何借口,当然 这个前提必须是我喜欢的事。
现在有很多人都推崇效率阅读,主张一本书不用全部读完,只要找到适合的某一部分,再把那一部分结合自己的行动加以思考、分析后,再把它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一部分。这样的方法看起来似乎很有用,特别适合写书评,但是不是能够真正应用到生活中、实践中,我想对于我来说就有些困难了。
这样的阅读方式只是在寻找一种快速达到目的的方法,而不是真正地沉下心来去看一方小世界,去理解自己身外的事物。欲速则不达,这样的道理大家都知道,然而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仿佛慢条斯理地除草施肥的事似乎不应该存在,应该今天下种明天就结果才是最好的。
挑食的结果并不好,无论是食物还是阅读。营养均衡则必须是爱吃的要吃,不爱吃的也要去吃。阅读也是一样,喜欢的要看,不喜欢的也去看看,只有这样,才能从书中获取各方面的力量,从而帮助自己无论好坏都能很好地面对这个世界。
我的孩子现在特别喜欢刘慈欣,于是我要求他看其它作者的书,比如倪匡,比如国外的一些科幻作品。同时,我还要求他看下社会、历史、科学、财经方面的书,只有这样各方面的知识都有一定的沉淀,才能更好地去理解他喜欢的刘慈欣作品中深藏的意义,和现实社会的意义。
读书如吃饭,能吃的多吃一点,能看的就多看一点,这个没有什么需要大惊小怪的。只是读完后该应用的就应用,该行动的就行动,不然就像只吃不动的人一样,变成一个大胖子,变成一个只会吊书袋的书呆子。
2018.1.5
我是彦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