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里过客匆匆,有些人,或许多年后还会在桥头巷陌重逢,不言语只一个眼神便擦肩而过。
有些人,扫落于尘埃深处,此生不复与见。
——白落梅《时光知味》
01
感谢蕲墨,一个奇怪缘分、蓦然觉得很亲切的小姑娘,让我重新拾起了文字。
那天结营后,她说,我们开始日更,有空可以一起来写。
我盯着那句话,迟迟没有作声,仿佛听到的是,忘川你也来吧。
那就来喽,有什么大不了。
恰好赶上封闭培训,与世隔绝了几天。今天刚刚重获自由,于是从今天开始,算是第一天。
02
从小到大,我一般不主动写东西给别人。
中学时候,作文课一周一次,分上下节。上节,我用来写作文、交作文;下节,我用来睡觉。然后,第二天老师就会在班上念,有时候还要念给隔壁班的同学们,或者直接贴在楼道里的板报墙上。我自己也听,算是自己写给自己听。
后来,写文字总是信马由缰,想到哪里算是哪里,顺着一条线,最后兜兜转转回来就好。写满了一本子,就会由同学们传着看,看看里面写着的校园趣事、怪谈、奇闻,以及一个男孩令人高兴的、激动的或是伤感的瞎扯淡。偶尔传回来,我自己也看,算是自己写给自己看。
再后来,我就彻底与文字脱钩了。任凭它再诱人,也钓不动我这只大鱼,因为,我太胖了,满肚子的八股文章,笔尖全是应用文。我觉得,它在我手里,再也没有活过。
直到,我进入了粥左罗写作训练营(21天、很认真的那种)。仿佛又回到了上学的时候,作业有老师看,偶尔还会在班上或隔壁班里“念”,偶尔也可以“传一传”。那些文字,连同当年的那个我,就在写作、批改、传递中,奇怪的复活了。
03
谢谢这个平台。
谢谢我的伙伴和老师伙伴们。
谢谢希希、伽蓝、自然、墨墨、娟子,谢谢大格、林歌,谢谢那么多小伙伴们。
没有你们,我根本坚持不到现在……
等等,原本要表达的不是这个,而是时光。
结营后,偶尔到班里的、团里的群里看看,像是走到深秋某个周日晚上10点小区里的小路上,空空荡荡,只能听到风吹树叶的声音。我在路边站定,抬起头往上看,小伙伴们家里的灯都亮着,可就是没有人下楼,没有人再像夏天一样,在楼下小院子里聊天、乘凉。我不忍心叫,毕竟,天凉了,毕竟,明天周一,还要忙着各自上班。
回家,我也该准备下周的工作了。
实在想念,哪天专门去谁家里坐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