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师们在讨论一个问题,算是自己的家事吧。
通过这个问题,我更能体会到婆婆的智慧。
李老师,儿子前年结婚,婚后生下一子。因为儿媳是独生子女,又是单位人员,两家商量着来,所以孩子户口跟着妈妈。
月子期间,孩子姥姥在婆家照顾,之后的两年间,基本都是姥姥在照顾。(姥姥已退休)奶奶在假期会去帮忙着照顾。
如果,姥姥家中有事,无法继续全职照顾孩子,现在就“孩子由谁来养”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孩子姥姥:我无法继续全职照顾孩子。
(我认为:姥姥照顾孩子,是替女儿着想,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来帮助女儿。帮女儿,帮亲家是情分,而不是本分。所以无法帮助时需要提出自己的要求。)
孩子奶奶:是教师,估计不想辞职。
(我认为:孩子奶奶一个月6000左右的工资,还着房贷,还供养女儿上学,虽然没有大的花销,但是日常的花销还是很大的)
奶奶有奶奶的顾虑,妈妈有妈妈的考量。
孩子妈妈:某公司职员,五险一金,旱涝保收
(我认为:妈妈不想辞职,毕竟人生的道路还很长,如果全职带娃,很难再复出)
最终的结果是:妈妈辞职在家带娃儿。
看到这样的信息,老人,不管是妈妈还是婆婆,帮忙带娃儿都是情分,而不是本分。
不宜过多去讨论。
对比我的婆婆。
虽然我的工作还十分的不稳定,虽是教师,却随时都有辞职的风险,而且上班两年,刚刚有一险,工资也不是很高。
但是我的婆婆很给力。一直全职带娃儿,她的孙女,从出生到现在两岁半都是她来带,嘴里时常挂念“我手里有诺了,啥也干不了。”
最终,是婆婆和公公和杨先生扛下了所有。
婆婆照看孩子,原本公公婆婆俩人的工作现在只能公公一人出去,杨先生抗下的所有的房贷。
只有我,不用看娃儿,挣得钱自己留着花,没有用到日常的花销中。
突然间,感觉自己很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