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观园中秋夜联句》解读(6):“起”

《大观园中秋夜联句》解读(6):“起”

作者: 张三的诗 | 来源:发表于2023-06-18 17:57 被阅读0次

第六节的最后一联是“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究竟他走在什么沼边、又登上了什么原,就不去考证了(反正也考证不出来),我们只感性地体悟诗句的感情。

我认为这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状态,一个失魂落魄的伤心人,行走在泽水畔,登上了寂历原,仍然是萧瑟与孤清,但视角却不一样,他终于走出来了,从逼仄的室内走向了开阔的荒原,这荒原会带给他什么,我们接着往下看。

第三部分:“起”

[节七]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
赑屃朝光透,罘罳晓露屯。
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
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

第七节与其说是“起”不如说是“兴”,将起未起,但已在铺垫、在蓄势了。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是对“寂历原”的描述,他从禁锢中走出,到了荒原上,但这却不是理想的天国,而是一派阴森可怕的景象,如神鬼相搏的怪石,如虎狼伏卧的树木,不禁令人汗毛倒竖,脊背生凉。

但是别怕,太阳很快要升起来了。

“赑屃朝光透,罘罳晓露屯”一联冲突感非常强。

赑屃(bì xì)是龙九子之六子,外形似龟,善驮重物,我们通常所见的驮碑的大乌龟就是它。《红楼梦》中宝玉哄黛玉的时候也说过要变“大忘八”给她驮碑。

罘罳(fú sī)是屏风、藩篱,有隔离、分离之意。

赑屃和罘罳相连,就是死亡和分离,给人浓重的悲伤之感。

自第三节末句“渐闻语笑寂,空剩雪霜痕”以降,惨淡光景连绵不绝,但这一句却不太一样,虽然句中有“赑屃”、“罘罳”,但“朝光透”与“晓露屯”却是照进暗夜的一线曙光。

经历了漫漫长夜,到此终于冲破黑暗,迎来了黎明。

“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上联可谓令人心头一振,大呼爽快,但下联又回了一刀,猿声哀鸣,响彻空谷,看来前进的路上必有曲折。

“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一联颇有禅意,私以为参透了这一联,即可参透人生。

此联直译为:对这些岔路这样熟悉,为什么却忘了该怎么走?每天在这个泉中汲水,却不会问它源自哪里。

这像不像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每天都走着同样的路上班下班,重复着同样的节奏,吃饭睡觉学习工作,可能有那么一刻突然无比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往哪走,明明是走熟了的路,却突然迷失了。

每天低着头吭哧吭哧地忙碌着,你却从未想过,为什么要做这些、为什么活得这么累、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当我在繁杂的办公室,坐在工位上,在我惨淡的人生中琢磨这一联时,突然间热泪盈眶。

《红楼梦》真他妈神了,不管怎么看都能在你的心上狠狠地扎上一下子,让你老泪纵横。

这一联在迷惘的追问与否定中还包含着释然,它仿佛在说,迷途知返,回头是岸,不要怕,一切都会好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观园中秋夜联句》解读(6):“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ers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