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女儿小时侯,我总是特别忙。有次周六把女儿送到朋友家照看,正好朋友家有两个小孩,与女儿差不多大,小朋友也常会在一起玩。
女儿送到朋友家,“妈妈,您放心去上班吧,我会很乖的!”
我忍不住鼻子发酸,先裂开嘴,露出牙,微笑,“宝贝,妈妈下班很快就来接你!”
她笑着给我一个飞吻,转身被朋友带进屋。我怔怔地看着关闭的门,好一会儿才绶过神来。
工作,我得工作,这样才能给你更好的未来,我心里这么安慰自己。我把手机调好下班前5分钟的闹钟,这样可以准点下班接女儿。
忙碌时,时间是飞快的,偶尔想想女儿又觉得一分钟都是那么那么地漫长,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深有体会。
下班赶到朋友家,接到女儿,她见到我,手舞足蹈地。我牵着她的小手离开朋友家,刚准备上电动车,女儿急急忙忙脱裤子,蹲下来尿尿,因裤子没脱好,尿在裤子上了。
我顿时愣住了,朋友也还站在门口,那一幕,好尴尬。女儿尿裤子了,已经是快5岁的小朋友了。这让我很没面子。本能想斥责她,忍了会儿,硬是憋红了脸。
女儿惊恐的眼里含着泪水:“妈妈,我憋不住了……”
天啊!这是忍了多久!懂事的女儿怕麻烦别人,硬生生地不敢上卫生间。
我一把抱住女儿,笑着说:“有尿就拉,要不然会憋出病来!”
我庆幸自己没有因为面子而斥责她,她己经够懂事了,而就因为这种懂事提醒自己教育的失败。
我打着为了女儿更好的未来忙于工作,忽略了正确沟通方式,也忽略了女儿的感受,一味要求她听话,乖,懂事。与至于她懂事听话尽量不麻烦我,不麻烦别人,懂得为他人着想,让自己处于被动境地。习惯隐忍,这种隐忍实质上就是压抑,压抑孩子的本性。
曾有心理学家说过,长期隐忍会压抑生物体内的一种”攻击性"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是心理和行为的动力,没有这种动力,一个人就没有活力,没有学习和工作创造力,不敢与他人竞争。
想到这里,对比一下女儿的性格,乖巧,听话,懂事,从不与人争东西,哪怕是自己的东西,小朋友喜欢也是让着。就是这种看似好的性格,却让我心痛不已。
如何改变?想了很久没有很好很快的方法。
多点陪伴也许是解决问题比较长效的方法,这就意味我要在工作和家庭方面找到平衡点,工作之余,尽可能多点时间给女儿。
说说容易,落实下去就不容易了。
网友评论